培训班结束了。
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
算术,学员们学会了多位数的加减和两位数的乘除。至于复杂的四则运算,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比之类的算术知识,王隽也提了一下,但限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掌握的程度,要看各人的悟性了。
语文,学会了简单的句型和上百个常用字,还有就是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为什么急着教?因为它事关发音的准确,是必须早点教给大家的。
一个月的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算术课和语文课,每天会布置作业。
作业题都是课后由美琳写在大黑板上。
音乐课是很少的。除了音乐课的作用除了进行美育外,就是调节一下学习的节奏。和第一期一样,有时,感觉枯燥的时候,王隽会讲一些故事调和一下气氛。
科学知识课属于了解性质,作业是不多的。当然最难懂最深奥的也是科学知识这门课。好比讲季节变换,就要提到地球和太阳的关系,讲潮汐要说到月亮,这些知识颠覆了人们以前的认知。
别看培训的内容不多,其实已经是高强度的学习了。一个月内背出乘法口诀,学会加减乘除,认齐上百个汉字还有二十六个拼音字母,对学员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还好,上课的都是成年人,心智已经成熟,又是挑出来比较聪明的一批人,王隽才能教会这些人。
通过英子的关系,“走后门”进培训班的姆舎,这一次吃尽了苦头。她的记性不好,理解力也差,要比其他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连睡觉都在背口诀。不过,姆舎的脸皮够厚,不怕别人取笑自己,有不懂的,抓住懂的人问个不休。
被抓最多的是靓仔。靓仔脾气好,好说话,成了姆舎的课外辅导员。
最终,姆舎也连滚带爬通过了考试。王隽着实表扬了她一番。
王隽渊博的知识,让学员们高山仰止,他是学员心目中的偶像。尤其是女学员,更是对王隽情有独钟。
这个王隽早已习惯,他不会因为学员的敬仰而改变什么。
两轮培训结束,王隽的基础知识普及第一个目标达成,接下来是全员普及。全员普及要靠学员了。
他的任务是提高。
王隽宣布不久将开办提高班,时间初定在三个月以后。
他希望通过不断的培训,培养一批接近现代社会初中甚至高中水平的族人,这样的话,以后推动创新就比较容易了。而且,有知识的人,在管理岗位,肯定也会做得更好。甚至,文化、艺术这些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也可以得到发展,从而使整个社会摆脱蒙昧,走向文明。
为什么把时间定在三个月以后呢?这是要等学员全员培训完成后再开班。
三个月,是因为族人的平均智商,肯定是赶不上培训班这些学员的,学员讲课的效果,也不会比自己更好,因此培训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曾经组织各式各样的“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知识。这一次,王隽的做法也是扫盲,让族人掌握最基本的文化。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推广普通话,消除语言障碍。推广普通话这项工作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路是一步步走的,只能长年累月艰苦努力。
提高班的人选,再不是各地推荐了。凡是考试成绩在平均分数以上的都有机会进入提高班。
贝丽的人没有一个进入了录取分数线,王隽为此特别准许贝丽自己以及另外两个族人参加培训。
高山族这里过了分数线的只有洛炳自己和阿牛,他看见贝丽有照顾,便也找王隽多要一个名额,王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