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出于各种考虑,身不由己的替那名争功的文科生站台。鲁肃向刘正请示之后,直接调整了论文答辩的时间安排之后进行公布。
武科生的论文答辩其实比较简单,毕竟都是与军旅有关的课题。南山军校的存在,更是让武科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同比之下,文科生论文课题的难度就令人窒息了。没有资料储备只是最小的问题,实验器材的缺失才要命。
再加上一部分文科生忙于起哄放松了自我控制,直接导致了很多文科生连论文的第一稿都没有完成递交,更不用说进入论文答辩的相关流程了。
兴汉学院高层在此之前并没有公布论文答辩的顺序。只是按照一直以来的排位顺序,通常都是武科生先考,综合科次之,文科生是压轴的存在。
论文答辩的顺序公布之后,所有的文科生都目瞪口呆了。就连那名自认为受了委屈的争功文科生,也失去了折腾的力气。毕业可是学生的大事,谁也不敢继续胡搅蛮缠以至于失去毕业资格。
鲁肃、郭嘉和贾诩主持了诸葛恪的论文答辩。
鲁肃的问题很简单:武将出征之后,如何与后方协调粮草辎重?
诸葛恪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出将入相合而为一,身在前线也可遥控朝堂。这样一来,后方官员就不敢轻慢对待。把持大义行事就好,谁敢捣乱一刀砍了,再治一个玩忽职守的大罪。
二是挟文臣子嗣随军,谁敢不配合,那就在家中坐等阵亡通知书吧!想要安心在前线打仗,必要的牵制手段必不可少。
三是哄好主公。不管战果如何都得说主公想听的话。主公久在深宫,胜则喜,败则惊。众所周知,一旦主公高兴,想要什么都好说。一旦出现败绩,想要拿到钱就不容易了。
鲁肃对于诸葛恪的回答不置可否。说句实在话,诸葛恪的手段虽然说有些上不了台面,但是却是确保前线胜利的最佳策略。协调后勤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把更多的人绑上战车,让同僚心甘情愿的出钱出力。
紧接着就是郭嘉的问题:如何对待山越?
诸葛恪的阐述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对于那些愿意出山且接受郡县官员治理的山越百姓,采取提供良种、耕牛、指导开荒种地。相信三年之内便可以站稳脚跟。
二是对于那些主动出山却与当城官府为敌的山越了,坚决打击绝不容情。不想当冤大头,不能当冤大头,不敢当冤大头。既然成了敌人,那就只能消灭。
三是对于那些不愿意出山却同意与当地官府交好的山越人,双方可以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同时开辟双方共同管理的商品交易市场。既可以互通有无,又可以进行友好的交流与对话。
四是对于那些既不出山,也不愿意与当地产府交流的山越人,可以在要道设立关卡进行隔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资助友好的山越人扩充实力。
郭嘉对于诸葛恪的回答十分满意。区别对待才是真正的良策。大部分山越人都可以成为当地官府的朋友。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摄顽固的人想要不劳而获。这就需要用区别对待的手段进行识别,确保不会引狼入室。
贾诩见诸葛恪面露得意之色,忍不住的拋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对待宗室大臣?
诸葛恪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