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大秦钜子 > 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
推荐阅读:

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

第二日,深潭边,李恪聚精会神,在隆隆的水声当中仔细分辨着慎行的话语。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讲学的内容依旧是《修身》,只是昨日所重乃在文末,今日之主恰在章首。

这是慎行讲学的技巧。

大体上无论何学何脉,大秦的士子学文有一个固定的流程。

先是字,字乃文骨,学子每开新章,老师会将文中所涉生僻、多疑、通假、还古等字列出来单独教学,譬如在大秦的学室,入门首课无一例外只学一个“灋”字。

灋就是法,是法字的还古,从水,从廌,从去。

其中廌代表了分辨善恶的神兽獬豸,传说它只要发现有人犯罪,就会用自己的独角去戳他,告诉人们此人犯法。所以法写作灋,取意就是“法平如水”。

学室乃法家主导,首课学“灋”,是为让学子明白秦法的庄严与公正,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完字后,士子们学习的第二步是诵。先随尊师跟诵,再与同室合诵,最后单人独诵,直至诵得滚瓜烂熟,才许进入到第三步,摹。

摹就是临摹,又不是临摹。大秦重实务,诸子百家都不甚看重书法字型,学子们只需将字写对,写熟,便算是达到了老师的要求。

他们先在沙盘上写,写一字,擦一字,待彻底写熟,铭记于心,再去写下一个。

等把全篇都写熟了,他们就会转道在竹简上练字,依旧是一个个写,直到将全篇烂熟于心,这才进入到第四步,背。

背是诵的进阶,老师会让门下的学子们轮流背诵,一句句背,一段段背,稍有结巴,便是教鞭惩处,重归摹写。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学子对新文倒背如流,他们将进入到最后一步,抄默。

到了这一步,老师对学子们的要求越发严苛,抄默须得一次成功,但错一字,推倒重来。因为这说明学子连字都没有学好,基础不牢,文采再盛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恪当年随严氏学儒,诗、书、礼、仪,儒学经纶都是这样过来的,足足花了八年时间,才将一屋经卷全部抄默,个中艰辛,李恪每每回想,都是心有余悸。

可这一步对大秦士子而言却只是基础,抄默只意味着学子终于有了学文的资格。

先贤言论讲求微言大义,一字一句皆有深意,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都有不同的解释,老师会为学子们细细解读,学子再结合此前的思考对校检验,如此才叫领会先贤,通达大道。

正因如此,士子们解读先贤大都有迹可循,百家之中各有支脉,且随着世易时移,解读加深,各脉之间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例如儒家八脉、墨家三门,他们秉承共同的教材,在某些观点上却堪称南辕北辙,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慎行教学与大秦的传统完全不同。他不教字,不释义,只是一遍一遍地诵,然后让学生们听,让他们在大自然的喧哗中领会深意,连简都不许看上一眼。

但他又不是纯粹的放养。《修身》一文共有四段,上下总计四百七十字,每次诵读,他都独有侧重。

昨日他诵文八遍,最末一段又多诵三遍。于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李恪心中只有最后一段文字,经慎行一点拨,就悟出了“造星”的道理。

今日众人清早起学,他有了足够的时间,诵文整整十二遍,其中第一段他又另诵了五遍,总计达到十七遍。这一段比昨日的最后一段简短得多,说的是墨子对君子之本的讨论和思索。

若这一段在第一课学,李恪必然会认为,墨子要求君子赤诚,坚持本心,为人处世应当不为外物所动。

可他昨日先学了末段,如今倒过来印证文首,却偏从中读出了一种怪味,那是一种“我谨守着心底的童贞,带着面具在人世行走”的荒诞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