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这个明武宗真不当人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五年乃过
推荐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五年乃过

弘治十五年初秋。

朱厚照正在政务厅中批阅奏疏,王守仁就急匆匆地从外面赶了进来。

“殿下,今年第一季的稻子已经清点入库结束了……”

说着他脸上就多了一抹兴奋:“平均下来,每亩稻米已经净产接近三石了!”

“才三石……进度还是慢了些啊……”

说着朱厚照就抬头看向了王守仁。

“那番薯和玉米呢?二者综产能不能达到八石?”

三年前,番薯和玉米二者就已经被铺到了江浙两地,仅仅当年,二者的综产就已经达到了五石,虽然和他记忆之中那种足以让人疯狂的产量差之甚远,但是却已经超出固有粮食甚远了。

或许也有朱厚照下令这两样只能种进下田、荒地的原因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一直在招募那些农业人才去试验选种、杂交这之类的事情。

虽然一直以来进展都极其缓慢,但好在这事儿始终都在一步步前进。

直到现在,原本产粮波动极大的稻米已经差不多都能稳住亩净产三石的量了。

随着声音落下,王守仁就极其坚定地摇头。

“不是八石!二者综合净产已经快要接近十石了!”

综合净产,就是农产品初加工结束之后的计算,比如玉米要晒干,剥离,番薯则是刷去多余泥土。

二者还有出产的各种副产品,比如玉米杆粉碎、熬煮,最后煮糖。

番薯则是定期摘叶、晒干,作为仓储的干菜,当然,也有一部分番薯叶则是被腌渍了起来。

玉米剩下的料渣则是和其它副产品,比如豆粕、秸秆二次粉碎后作为畜饲料进行屯储。

可以说但凡能想到的一切农业副产品,都将之进行了利用。

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系内的情况下,这五年,南京、江浙三地鱼米之乡的名头越发牢固。

一开始各种叫嚣着想让朱祐樘换掉朱厚照的声音也都一一消逝在了时间和现实之中。

毕竟要是再喷,甚至都不用朱厚照动手,光京中百姓就能食其肉,寝其皮。

开玩笑,整个大明的百姓,在这三地的加持下,日子都明显好过了不少。

就连一些本应饿死的人都成功活了下来,虽然也仅仅就是活了下来,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不过这都和朱厚照没多大关系。

这五年,他一直在疯狂囤积糖料,两广、云南三地出产的甘蔗啊各种的高糖农作物。

可以说南京、江浙的粮食产量有不少都是消耗在了糖料的兑取上。

时至今日,应天府城外,那个足以储备二十万石糖的仓库都已经被堆满了。

这还不包括已经被用掉的糖。

“十石……”

跟着王守仁念叨了一句,随即朱厚照脸上就多出了一抹笑容。

总算有希望突破这个难关了。

要知道粮食上的一位数和两位数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单以粮食来算,一人一天两斤米的消耗量,一年一个人有五石米足矣,换句话说,寻常五口之家,一年二十五石米,也就是不到三亩地。

如果还要吃蔬菜、肉蛋、鱼虾蟹之类的东西,一个人每天所消耗的粮食完全能压到一斤以下。

而且朱厚照这个算法还是尽量去往丰腴了去算的。

只要再继续去突破产量,再要不了多少年,仅仅江浙二地的粮食产量就能供应大明上下各地。

到了那时候,盛世有望!

“伯安,秋耕的事情呢?各地可有安稳着来?”

“这是大事!”

“还有苏州、上海县的试验田,今年产量有没有再度突破?”

王守仁一屁股坐了下来,伸手将朱厚照面前杯中茶水一饮而尽,随即就打开了手上的册子翻了起来。

“试验田那边,上海县今年海潮翻涌次数太多,有不少秧苗被淹,最终的综产量不多,不过最高产的稻田则是已经超过了四石,但却不能肯定亩产稳定。”

“至于苏州的试验田,番薯亩产已经达到了十二石,玉米则是已经达到了十一石,至于稻米,也是和上海县差不了多少,二者情况相似!”

“至于秋耕,所有的粮食收上来之后就立马开始了插秧补种,如今已经完成了九成的田地……”

‘砰!’

朱厚照立马就一拳砸在桌上。

“很好!”

试验田的产量已经上来了!

“明年开始,从应天府周边开始,逐步替换试验田的新一代种子,让苏州和上海二地的,看好了试验田,有关粮食的,只要他们保证不失,孤保证他们世代荣华!若有一根秧苗、一粒种子外泄,孤诛他十族!”

“其次……”

说着,他的目光就幽幽落在了王守仁身上:“伯安,新一代的行军粮情况如何?”

“能否保证只吃行军粮,两月内所有士卒都不会出现身体上的问题?”

提及这个,王守仁就呼吸一窒,随即便苦笑着摇头。

“殿下,不行!”

“最多一个月,再久,士卒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血症。”

这血症,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坏血症。

又名维生素c缺乏症。

虽然朱厚照清楚这病的病因,但他也确实不懂要怎样才能提炼出维生素c那玩意儿。

因为那个东西已经涉及到了化工业,就现在他手下这种还处于农产品二次加工粗程度的工业水准……也就用不着说提炼了。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从行军粮的构成上去改变。

可即便如此,也始终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后勤处那边递上来了一份文书,里面有着不少的记录,殿下你可以看看。”

朱厚照眉头微挑,随即就从他手上将文书接了过来。

半晌后,他再度抬头看向王守仁。

“这么说的话……单一的行军粮做不到,但只要再加上肉干、乳粉这两样就能解决?”

“最少能撑得下来三个月的强行军?”

“对!”王守仁轻叹了一声:“虽然是如此没错,但后勤上面的问题就大了许多。”

“无论是肉干,还是乳粉,其对于后勤的要求都要高上不少,还有运输,对比之下,行军粮反倒是小问题了。”

肉干按照朱厚照的要求,都是糖盐双腌,正常来说,就是为了给士卒们在急需补充体力时候才用的东西,然后就是乳粉,那玩意儿产量始终提不上去,现在也只给江浙、南京三地不足三月的幼儿供应。

如果要大面积装配军队的话,这么点量不够不说,连那些幼儿都无法再享受到这一重福利了。

妥妥的得不偿失。

人工的产值上限在那儿摆着,再想提高,就得继续拔高基础值。

比如增大畜牧养殖、扩大相应产业的从业人员。

而这些又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人手!

没错,现在朱厚照手下,人手严重不足!各个产业、各个方向!

纵然现在他已经压低了不少从事基础建设的人手了,可其它产业也还是依旧不够!

至于说激励生育……

物资产出上限在那儿,朱厚照现在限制死了,每户最多可生五个孩子,生男生女,全部都能领取到物资补贴。

乳粉啊,粮食啊之类的。

还有幼儿学堂,三省也都已经铺下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三省所有不足七岁的孩童,不论男女,都要强制进入学堂去学习。

这也是为了将妇女的劳动力给解放出来。

毕竟人手情况摆在那里,百姓家的妇女作为主要劳动力,可从来都没有从日常劳动中被剥离。

而她们在某些方面的产出,更是要远远超出于男性劳动力。

比如织造、粮食加工之类的。

这就是妇女劳动力的先天优势。

至于说为何七岁之后的孩童不强制学习,那是因为七岁之后,他们就已经有了部分产出的能力,比如摸鱼、捉虾之类的。

而他们做这些所赚取的条子,就能兑换一些副食产品或者从各地图书馆中借书抄录。

当然,他们每日的三餐,在这个时间段依旧是免费供应。

直到十三岁开始,他们才会失去所有的福利所得。

可纵然如此,等第一批孩童形成劳动力,最少也还得几年。

“伯安……你说……接下来要不要将福建、两广纳入手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