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们从船上卸下来平板车,把这些大炮和子铳拉了回去,后续又从沙滩下面玩到一百多只鸟铳和短铳,还有双管的短铳,但是五十多年基本都锈死了,无法使用了,李憬下令,全部装箱子,运回梅花坞交给铁作坊管事王老三去研究。让他好好体会西方五十年前的火枪技术。
回到吴平寨,二叔兴奋的抚摸着这些中型佛朗机炮,就像在抚摸着美人一样,跑海的人对武器尤其是火器有着偏执的热爱。
“用胶水把沙子粘贴在最坚固的麻布上,然后剪成一尺见方的手帕,这个吗可以成为纱布,梅兰竹菊你们天黑前给我做出一匹来。就用最好的鱼漂胶水来做,船上有现成的。粘好了非常结实,其实沙子硬度还是太低,最好用作砂轮的那种金刚砂,但手头没有,普通海砂也能凑合着用,一定用最细的沙子,用最细的小筛子筛出来。”李憬吩咐道。
估计这一匹砂布,够梅兰竹菊干半宿的。第二天四婢估计不顶着熊猫眼出来都难。
“小弟,着纱布是用来擦大炮的吗,”李薇儿歪着脑袋问道。
“阿姐,你猜对了,这个砂布可以用来除锈,不过没有特别强力的胶水,粘冷水还可以,粘热水鱼膘胶水和驴皮胶水就会开胶,这个耐用度很差的,所以要用一匹布来做。”
第二天一天时间,所有人一起动手把这批火炮联同二叔提供的三门虎蹲炮,一块用纱布擦洗的和新的一样。同时李憬晚上又画了铁丝网的图样,以及制作方法,让人快船送到梅花坞王老三哪里,让他连夜赶制。
中国古代,早在汉唐就从西方学会了锁子甲的制作,就是用铁丝弯成铁环链坠起来,做成甲衣,这样的甲衣不影响身体活动,贴身而且重量轻,缺点就是对弓弩的防御较差,对长枪等穿刺的兵器防御尤其差,主要对付刀砍伤害比较有效。连吐蕃人都从从唐朝就开始应用从中亚学到的锁子甲生产技术。更早的金属丝如秦始皇兵马俑上的链接石片的铜线。汉代的金缕玉衣用的是很细的金丝,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做起来比较容易,铁的延展性也不差,应该很早就有了。宋·苏轼《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这说的就是铁丝。
李憬觉得拉铁丝对王老三来说因该不难。另外古代的其他工艺也可以借鉴。明朝在天工开物中有伸线制针技术的介绍,伸线就是手工拉铁丝。另外,明朝开始大批量生产锁子甲,一般拉金丝,就是做一些硬度高的板材钢板,依次打出直径从大到小的小孔,然后用火钳子夹着烧红的铁条,一个个的过小孔,就可以得到粗细不同的铁丝。这些工艺,李憬都写下来供王老三参考。
拉好的铁丝要回火表面硬化,还要保持一定的韧性和粗度,让刀砍不断,如何切断,并且把断口尖锐化,这个让王老三自己研究,实在不行就再铁丝上用小铁环挂鱼钩,反正跳帮时,没人敢穿铁甲,否则掉海里就直接沉底了。绝大多数都光膀子,一条灯笼裤,光着脚防滑,嘴里咬着刀,双手抓对方船舷。
李憬要让敢往他船上跳得,全它奶奶挂鱼钩上,不死也拽下一块肉。铁丝网还不影响火炮和火枪、工具、投掷武器开火,真是好处多多。除了两舷留出上下船的入口,整个船全围上。连入口也做成铁丝网门,平时关上。
李憬把构想一说,二叔在边上直撮牙花子,“嘿,你小子,真毒哇,这种损招也想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