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那边,冷锋也给去信,显然,定居登州的想法要胎死腹中。李承乾要李继愿依旧遵守师门二十岁成婚的规矩,也就是说三年以内,冷锋都不能离开长安。三年以后,还要看李继愿挑媳妇挑多长时间。
逍遥王加封成为辅政王的事情,在长安起了很大的反响。
辅政王,摄政王,只是一字之差,就让冷锋的处境好了很多。如果是摄政王的话,难免会引起别人的警惕,历史上摄政王夺权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发生了。但是辅政王的话,只是辅佐,还可以接受。
更何况,辅政王刚刚住到长安,兵部尚书就上奏请求调任高州刺史,暂时让出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可以说姿态是摆出来了。一部分紧悬着心的人们,和一部分起了一些怪心思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清空了脑海里的想法。辅政王这么做,就是告诉他们都不要瞎操心,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永安二十年秋,上感身体不良于行,恐难承载皇帝之责,故禅位于新帝。
禅位大典很热闹,不管是长安的官员,还是地方的大儒,都在观礼之列。
唐高祖的禅位,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真正震撼人心的,是太宗皇帝的禅位。这一位,开启了皇帝不失权、仍健在的情况下的禅位先河。
永安帝继续禅位,这给了全大唐人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禅位不是皇族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成了真正的永例。勋贵们其实乐得看到这样的场景,从皇位继承的角度来说,以后勋贵们用不着再参与到夺嫡的风波中了。皇位不一定传给嫡子,也不一定传给势力强大的皇子,怎么传,都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作为勋贵,只要朝上一代皇帝亲手扶上皇位的那一位效忠就好。
就在坐在轮椅上的李承乾,把李继愿按到皇位上的那一刻开始,永安年结束了,接下来的是大兴年。
李继愿当上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尊母亲为皇太后,这是李承乾早就安排好的,无论如何苏氏都是李继愿的生母,登基以后第一件事是恢复母亲的地位,这是孝道,就算苏家有大罪,只要皇帝是出于孝道,别人就没有指责的理由。
得益于苏氏恢复地位,苏家也只有首犯的两兄弟判了绞刑,余下子女得以活命。
接着,李继愿封自己的兄长为亲王,并亲许不之官,满足了兄长李继宇在科研院专心研究的愿望。同时,李泰李恪的王位依旧如故。
卸掉了皇帝的差事后,李承乾就住进了天下庄园的行宫,专心疗养,冷锋则进入朝堂,当起了辅政王。
年纪大,辈分高,地位足,就凭这三条,就足以在朝堂上混一个躺椅,还有伺候茶水瓜果的侍女。
早朝开始之前,房遗爱等人率领百官先拜会了逍遥王。不管是作为晚辈还是文院的后期生,这都是他们应该遵循的礼仪。
冷锋并没有拒绝他们的见礼,至于回应,那就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