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时分,汲郡卫城治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内盗贼横行,连永济渠都时常被贼人侵扰,想要粮草?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汲郡赞治(郡丞)赵怀义望着手里的催促诏书,冷笑一声,随手扔到了一边。
作为杨玄感的心腹,他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
拖!
前线已经开始缺粮,只要再持续一段时间,那数十万军队必定出现混乱,甚至可能不战自溃,到那时,他们成事的几率就更大了。
作为汲郡赞治,他早就想好了继续拖的借口,不过,他能有这么多实权,还多亏了杨广。
赞治一词来源《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
其主要职能原本是负责文书的草拟,协助郡守管理政务,相当于后世的助手。
杨广登基后,为精简机构,将司马及长史的工作,并于赞治一人,虽此举的确做到了精简机构,但同时也将赞治的权柄大大提升,一下将赞治的地位提升到了仅此于郡守。
如今郡守被困在外地,他就是汲郡当仁不让的主事人!
就在他挥墨执书,准备找个借口将催粮一事继续拖延下去时,门口小吏却是突然来报,说是府外有两人求见。
赵怀义蹙眉,书写着早已想好的措辞,冷冷道:“可询问清楚两人的来历?”
“一人为蒲山郡公之后,李密,另一人为现秦王之弟,杨湛。”小吏答道。
“哦?李密?”赵怀义将头颅抬起,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再次问道:“两人可出示什么信物?”
“那李密拿出了国公的亲笔信,而那杨湛则出示了济北候的印章,看两人模样都不似作假,故才敢前来汇报。”小吏躬身答道。
赵怀义脸色终于有了变化,他将手中的羊毫笔拿起又放下,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片刻之后,他开口道:“无碍,在府庭内给两人安置住处,我这就前去将消息禀报给国公,记住,不可怠慢了两人。”
小吏连忙称诺,出去安排去了。
待小吏走远后,赵怀义的脸色却阴沉了下来,他用力的揉着手中的羊毫笔,冷声道:
“杨湛只是弘农杨氏来表态的,不足为惧,但这李密却来者不善,此人素来有谋略,此番前来,恐不是简单的来投靠,怕是所图甚大,不得不防。”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应尽快将消息告知楚国公,这粮草之事也不便再拖下去,是时候下决心了。”赵怀义起身,也顾不上拖下身上的官服,直接朝着府外走去。
这时,小吏也将赵怀义的答复告知了二人。
杨湛倒是无所谓,这些官员他都不认识,见与不见差别不大,而且他还没想好该如何走下一步,不见,倒是给了他更多思考的时间。
然而李密听到这答复却眉头紧锁,眉间的郁色仿佛墨汁一般,无比阴沉凝重。
良久,李密抬起头,神色恢复如常。
“我李密的才情岂会在意这些冷落,待见到楚国公,将胸中韬略道出,自然会获得他人尊重,那时才是我李密发挥才能之时,这些人鼠目寸光,不足以谋。”李密冷哼一声,跟着小吏前去安定住处。
杨湛瞳孔微微一缩,李密这番话给他透露了很多东西。
他没有李密这么见微知著,能从各种细节判断事情走向,但他有足够广的见识,只要稍微给他点醒,就能很快明白个中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