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
英子和美琳一个去了田里一个去了工地,这时都过来观看织网。王隽向两人解释了渔网的作用。
“这样在海里捞鱼,是不是可以抓到很多?”英子惊讶于这种捕鱼方法。
美琳道:“应该很多的。关键是,这样打鱼不用很多人,以后打猎的人可以再减一些。”
王隽道:“这叫靠海吃海。大海里的鱼的数量可不是陆地上的动物可以相比的。不过这个网还没做好,到底行不行试过才知道,先别急着高兴。”
第二日,美琳也加进了织网的行列。
这个女孩就是好学,人又勤快。
美琳要加进来,王隽是不会阻拦的。
他除了在不远处的工地转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旁指导四个女人织网。同时落实其他的配件。
浮子,现代社会大多用泡沫,便宜实用。这里没有泡沫,只能用竹筒。
沉子用什么好呢?石头是首先想到的,用绳子绑一块石头,便能沉到水里去。但石头不好绑,还是用竹筒吧。用小竹筒,里面装入沙,再用木塞堵住。
王隽立即喊来托思,让他们研究院加工浮子和沉子。
自从加工好洛炳的弓箭以后,研究院紧急的事情暂时没有了,在生产一些工具,以及做一些武器备用。
还有一个任务是按照王隽的设计做双人床。但王隽说这件事不急,可以慢慢加工。
加工浮子和沉子对托思他们来说是小儿科,半天时间便做好了。
至于打鱼用的竹筏,也要适当做一些改装,方便渔网的装卸。
第三日下午,渔网做出来了。四个人织了两天半,算快的了。
这张网不大,开口不过三米乘三米,网高即锥体的深也是三米。另外,锥体的底部拖着一个大大的网兜。
次日早上,王隽指挥众人将浮子和沉子装在了网上。
他带着美琳、大梁、贝丽和卡达几个人去海里试用。
三个男人扛着渔网上了竹筏,出外海后,王隽让大梁和卡达将渔网抛进了海里。
拖网挂在竹筏尾部左右两根加固了的立柱上面。渔网落进水里后,受海水冲刷,慢慢向后拉直了。然后在沉子的作用下,渔网下边向下沉去,而上边受浮子的作用,浮在水面不动,这样,拖网便张开了一个约三米见方的大口。
因为竹筏是不断向前的,鱼儿被兜进网以后,会不断涌向底部,直至进入网兜难于出来了。
美琳驾驶着竹筏,王隽站在她身旁,眼盯着水里的渔网。
“往哪里去?”美琳问。
“随便走。”王隽道。
周围没看到鱼群,没有冲进鱼群兜鱼的问题。再说,竹筏的速度不适合追逐鱼群。而且王隽对附近海域海鱼的活动规律也不掌握。
美琳于是循着往日去石灰山的路线一路往北。
众人都注视着筏底的动静。竹筏向北走,望海水略微有些逆光,看得不是很清楚。但贝丽和卡达却没有多大影响,她们看水下的东西比其他三人要犀利得多。
“有鱼进网了。”贝丽手指着海水,高声尖叫了起来,像一个快乐的小姑娘看到了新奇的事情。
“一条大鱼进去了。”这回是卡达在嚷,他的话瓮声瓮气,震人耳膜。
“好像是金枪鱼。”美琳也看见有鱼进去。
不一会儿,大梁发现了不妙。“兜进去几条鱼想跑。”
可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竹筏是移动的,因而网是不断兜向鱼儿的,鱼也没那么聪明,只知道避开迎面而来的网,最终还是稀里糊涂被逼进中间的网兜。
……
渔网抛下去以后不久,竹筏上便热闹非凡,呼叫连连。
王隽是跟长辈出海打过鱼的,见过世面,对鱼被网兜住倒不稀罕,但看到拖网能用,心情也十分舒畅。
不断地有鱼被兜进。
一个小时以后,众人的新鲜劲终于过了,贝丽和卡达嗓子都喊得有点沙哑了。
贝丽走到王隽面前,靠着扶手,充满崇敬地对他说你这个网好神奇。
王隽抿嘴一笑:“以后不愁没鱼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