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王张燕,无极城外的罪冢,直接宣判了黑山军死刑。
张燕要么拒险而守,要么西进并州。
山中出产有限,又需要养活百万军民,困守黑山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张燕只能投降袁绍,以并州作为大后方,与兴汉军在黑山之中捉迷藏。
再有就是中山王韩馥和赵王张扬,他们只能选择袁绍。
只是任县王袁绍外宽内忌,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韩馥投奔袁绍,只怕是身家性命不保。
至于张扬,与袁军多有摩擦,同曹军更是水火不容。
万一假意投靠魏军,再与兴汉军针锋相对,这不是逼着兴汉王的十万铁骑南下东郡吗?
相信大家都可以算一笔账,陈留已经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魏军的岀路只在西方,颖川人杰地灵,一旦掌握之后,传檄可以定司隶。
这个险值得冒。
献帝就是一块大肥肉,其中有一小部分腐烂了,剩下的大部分还是可以吃的。
魏军已经饥饿难耐了,没有资格挑食。
西征颖川,只需要搞定郏县的虎威将军关羽,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拿下长安,洛阳,许都三座都城。
这是魏军唯一的机会。
再说荀陈郭徐四大家族,都是颖川的名门望族。
魏军入颖川,有天时,有地利,还有人和。
曹丕照本宣科,慷慨陈词,把整个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曹操听了之后,喜忧参半。
喜的是儿子才干突出,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文臣联盟的鼎力支持,这是入相的征兆呀。
忧的是曹丕拥有野望,更有一颗不甘人下的野心,控制不好就会埋下祸根。
长子曹昂被立为魏王世子之后,曹操怕后宫干政的悲剧在魏国上演,就废了丁夫人的正室之位。
这样一来,曹丕的生母卞氏,就顺理成章的做了魏王曹操的正妃。
曹丕也拥有了嫡长子的大义名份。
曹操的多疑,直接把魏国好儿子曹昂,往死里坑。
曹操想到这里,也觉得有些对不起大儿子。
只是王者之道,在于制衡,水至清则无鱼,想吃肉也无门。
不喝贪官污吏的血,哪里会有义气风发的一天呢?
曹操望着戏志才,慢吞吞的问:“志才,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戏志才似乎病了,有些虚弱的回答说:“主公,献帝可以搅弄风云,主要靠两个人。”
一个是老奸巨猾的伏完,专门替献帝出谋划策。
当初司徒王允,就是被伏完当了刀使。
伏完总是怂恿别人去死,等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伏家就是献帝麾下的第一家族。
二是车骑将军董承,拥有三万羽林军,老底子可是西凉铁骑。
只是在中原的花花世界呆得久了,羽林军的战斗力基本上为零。
魏军想要合理侵吞献帝的家庭,伏完和董承都得死。
只要斩断了献帝的左膀右臂,他就是一个乖宝宝。
至于如何斩伏完和董承,其实很简单——让颖川百姓举告就可以了。
最好的办法是让献帝下旨杀人,就可以顺手牵羊的解决伍习问题。
曹操问:“志才,想要顺利的拿下颖川,得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郏县关羽的三万大军,必须要正面击败。
否则刘备军就会蠢蠢欲动,让魏军陷入拉锯战。
二是找个能说会道的人去劝说徐庶,襄城易守难攻,在那里损失兵力会很不划算的。
三是陈国的纪灵,一直对陈留虎视眈眈。
必须要找一个人牵制住他。
至少魏军在控制洛阳城之前,陈留不能丢。
戏志才说:“主公,其实这几件事情都容易解决。”
咱们得先定下西征奉汉的基调,然后再考虑其他的问题。
魏军内部的思想,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进行统一。
特别是军中的声音,只能由主公一个人发出。
曹操一听,戏志才这话太狠了。
难道戏志才,也被曹丕收买了吗?
曹操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相信戏志才的忠心,可是曹昂的匹夫之勇,能够入得了超级谋士的法眼吗?
曹丕也是嫡长子,还有几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弟弟。
曹昂除了年长,就没有别的优势了。
这是曹操作茧自缚,要是曹昂在军中的话语权被剥夺了,他就只能一败涂地了。
曹操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