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作为王者之师,兴汉军为什么就不能让步呢?
庞统说:“子龙,俘虏进了兴汉军大的营,就得遵守兴汉军的军规,这是原则问题。”
既然乌桓俘虏选择了闹事,兴汉军就不能手软。
让兴汉月报的随军记者,把乌桓俘虏浪费食物的场景画下来,再配上真实的数据。
不用夸张,实事求是就好。
兴汉军虽然可以善待乌桓俘虏,但是绝对不会作任何形式的让步。
既然当了俘虏,那就得有服从管教的觉悟。
刘正说:“子龙,二选一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辽东属国的战事还在继续,昌黎城中还有十几万乌桓人。
咱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乌桓俘虏的身上。
执行吧!
你要是不愿意,就换孟起上吧!
兴汉军的军威,不允许有任何的亵渎。
赵云终究还是没有领会慈不掌兵的精髓,刘正的心情有些不好。
努力的培养了十几年的常山赵子龙,到头来居然是一个残次品。
刘正突然有了一种挫败感,改造好了郭嘉,改造好了贾诩,改造好了鲁肃,通通都是文臣。
至于最在意的武将赵云,居然改造失败。
刘正很伤心,赵云居然想跟乌桓俘虏妥协,这是一个统帅应该有的思想吗?
刘正叹了一口气。
赵云听了之后,似乎福至心灵的想到了什么。
赵云说:“王爷,看守乌桓俘虏是白马军的任务。”
既然乌桓俘虏出了问题,白马军难辞其咎。
二选一的事情,我亲自去办。
刘正点了点头,看着赵云离开的背影,心中也有几分难受。
庞统说:“王爷,你不应该逼迫子龙的。”
刘正幽幽的说:“士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
兴汉军地跨四州,需要更多的统帅之才。
赵云必须要成为优秀的统帅,这是他作为兴汉军第一大将的责任。
征东将军,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勋相匹配才行呀。
慈不掌兵,是每一名统帅的必经之路。
这回是让不服从管理的乌桓俘虏去死。
也许到了下一回,就得把身边的兄弟往死路上推。
为了顾全大局,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在白马军的铁腕镇压下,二选一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随着赵云的一声令下,四万乌桓俘虏人头落地。
为了避免发生病变,赵云直接让剩下的乌桓俘虏搬运尸体,焚烧之后在凹地的边缘挖坑掩埋。
乌桓俘虏真的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居然敢把兴汉军当冤大头挑衅,换来了四万颗人头落地的结果。
剩下的乌桓俘虏终于老实了。
兴汉军可不是软柿子,既然乌桓俘虏想死,那就多死一些吧!
赵云站在高台上,看着来来回回忙碌的乌桓俘虏――原来战场之外的杀戮,更能震慑人心。
赵云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似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可以考虑战略层面上的东西了。
这是由大将向统帅进化的标志――学会取舍。
就拿这次俘虏事件来说,死去的乌桓俘虏,就是被舍弃的对象。
兴汉军不可能全盘接收俘虏,毕竟俘虏的人数超过了承受的极限。
然而不教而诛,又有失道义。
如今乌桓俘虏主动挑事,刘正自然会顺水推舟。
既解决了乌桓俘虏数量庞大的问题,又可以为以后的俘虏管理办法树立标准版本。
赵云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成长为大军统帅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会让麾下的将士有价值的去死。”
刘正站在营中的望塔上,全程观看了赵云处置四万乌桓俘虏。
庞统问:“王爷,统帅和大将有什么区别吗?”
刘正回答说:“士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大将是带着麾下的人去闯出一片天地。
统帅是为了大局,安排麾下的将士在关键的位置上等死。
至于被安排的人会不会死,这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
大将的目标是完成任务,还得尽量的减少损失。
统帅是选择好攻击目标之后,就交给大将去完成。
至于会牺牲多少人,在统帅的眼中都不重要。
完成任务的唯一标准,就是占领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统帅关注的事情。
这天下的大部分统帅,都是文臣经过锻炼之后成长起来的。
至于由武将而成长起来的统帅,整个汉室天下就只有一个超神吕布。
其实吕布也是做了多年的主簿,才有资格挤身统帅之流。
刘正愿意收录吕布,就是看中了超神吕布的统帅之才。
庞统终于明白了――大将是尽量让麾下的大军不死;统帅是想着让麾下的人死得有价值。
难怪会有: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至于与敌军对战,大军统帅很难战死沙场。
乌桓俘虏事件,终于让赵云成长了。
一名合格的大军统帅,而且还是由大将锤炼而成,赵云的价值比超神吕布还高。
超神吕布只不过是武力值的优势给了统帅值加分,才导致了统帅能力的虚浮。
赵云才是天赋异禀的常胜统帅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