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问:“七郎,弘农王已死,先帝遗孤,只有献帝一人。”
刘正反问:“这难道就是——诸侯联军,向董卓老贼妥协的原因吗?”
各路诸侯,大义兴兵。
虎牢关战场上,大战一触即发。
既然反抗董卓的暴行,为什么又要承认献帝继统。
献帝刘协,作为董卓老贼的傀儡,为了至尊大位,不仅委身事贼,更是鸩杀兄长。
骨肉相残的悲剧,居然发生在眼前。
弘农王懦弱,也不及海昏侯的恶行多。
然而一朝失位,就连性命都不保了。
献帝刘协,作为骨肉至亲。
兄长尚且不能保全,还能指望他成为旷世明主,保护天下百姓吗?
献帝刘协,得位不正。
兴汉军上下,为了天下大义,绝不迎奉献帝。
袁绍问:“七郎,不尊献帝,又该以谁为主呢?”
曹操也说:“若是质疑献帝,这天下就乱了。”
也不知道会有几人称王呀?
又有几人称霸呢?
刘正反问:“谁敢称王,谁敢称帝,问过我了吗?”
刘正又指出,在座诸公,都是先帝的臣子。
先帝虽然走了,但是他依旧是天下共主。
兴汉军上下,敬奉先帝。
袁绍总算是听明白了——大家都不想低董卓老贼一等。
毕竟大义之争,容不得半分妥协。
刘正的敬奉先帝,把献帝刘协,也拉到了臣子的行列,又让天下人,不以为兴汉军忤逆。
大家都是先帝的人,谁也不比谁矮半分呢?
袁绍接着响应:
袁绍军上下,敬奉先帝。
曹操叹了一口气,矫诏先帝,总比矫诏献帝,要名正言顺得多呀!
毕竟献帝刘协,受到董卓老贼摆布,要是诏命联军解散。
无论怎么样,都会后患无穷。
然而矫诏先帝,连献帝刘协,也不能置喙半个字。
曹操终于想通了,想要名正言顺的讨董,还是矫诏先帝靠谱。
曹操也响应:
曹操军上下,敬奉先帝。
袁术也想起了,西园酬功时的场景,立即响应:
袁术军上下,敬奉先帝。
陶谦看着徐州牧的大印,只能响应:
陶谦军上下,敬奉先帝。
孙策也响应:
孙策军上下,敬奉先帝。
其余诸侯,一致响应。
在盟主袁绍的主持下,刘正请出了二十尊——孝灵皇帝灵位。
各路诸侯,自请一尊,约定供奉。
并且约定:
非开疆拓土大功者,不得请封王爵,违者,天下共讨之!
这是刘正给各路诸侯的野心,加上一道枷锁。
曹操有些后悔莫及,占据中原腹地的曹操军,想要封王,难于上青天。
然而诸侯共约,才颁行天下,居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作案——称帝。
建安元年十月,刘焉在益州大兴土木,整饬宫殿。
以“烈”为号,昭告天下。
刘正遣史阿入蜀,历时一月,牺牲刺客八十一人,取刘焉首级而回。
天下诸侯慑服,再也没有敢妄自尊大者出现。
这是尊奉先帝的后遗症,刘焉用命向世人宣告:
称帝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刘正回到兴汉军大营之后,立即召集文武开会。
贾诩问:“侯爷,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呀?”
刘正回答说:“文和,正是恰到好处!”
虎牢关战场,天下诸侯云集,兴汉军此时发声,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汉室天下。
郭嘉也说:“侯爷,毁汉三刘依旧在,就怕他们会闹出什么夭蛾子呀!”
刘正冷冷的说:“谁敢炸刺,不惜一切代价,杀无赦!”
刘正对于敢顶风闹事的人,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郭嘉只得领命,出去布置任务了。
毕竟监控天下,可是一件大工程。
贾诩也不好再劝,兴汉军已经摆明了立场,肯定不会改弦更张。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专心致志,打败二十三万董卓军。
虎牢关战场,必须要取得胜利,否则就会陷入更大的灾难。
然而诸侯讨董,吕布和并州铁骑,又是一块绊脚石。
虎牢关方圆几百里的范围之内,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
双方五十三万大军,将见证天下大义,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老实说:
刘正不喜欢这种战略决战,实在是太压抑了。
距离群英会,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刘焉的称帝和死亡,也在虎牢关联军大营传开了。
史阿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有心人记住了。
刘正看着按兵不动的诸侯联军,再看着严阵以待的虎牢关,心中不由自主的感慨万分。
事关千百万人的前程和命运,这场仗,不好打呀!
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出错。
然而联军之中,英雄豪杰无数,统兵有方。
董卓军中,吕布和李儒,李肃,他们都是人杰,统带兵马,也不在话下。
就这样,各自对峙,就是想用气势压垮对方。
建安三年,就在这样既紧张,又压抑的气氛中到来了。
这个年,大家都很压抑,毕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场战略大决战,牵扯了天下人的心,关乎着天下百姓的命运。
政略大决战,终究还是要靠战场上的胜负来决定。
大年初一,本来是吃喝玩乐的好日子,没有想到却成了,重启战端的导火索。
马超从外面走了进来,对刘正等人说:“侯爷,各位大人,黄忠老爷子,又跟人吵起来了!”
刘正问:“孟起,这回又是谁呀?”
反正刘正都已经习惯了,黄忠耐不住寂寞,专门欺负联军大将。
搞得众人怕他三分,又不好意思告状。
黄忠远了用箭射,近了拿刀砍,联军大将,有一个算一个,都吃了大亏。
就连郭嘉,也被无聊的黄忠,拖到校场上练了一回。
兴汉军上下,没有仗打,心都开始野了。
马超回答说:“不是联军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