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心想,反正到时候,有上军校尉部,做汉帝的刀子。
平贼校尉部,继续打酱油,就好了。
至于刘正,为什么要强调,名正言顺的汉帝,完全是为将来,做好舆论上的准备。
当刘正的说法,深入人心之后,对兴汉军的未来,才是最有利的。
何进问:“兴汉侯府,效忠的汉帝,究竟是谁呀?”
刘正一本正经的说:“只要是,名正言顺的汉帝,兴汉侯府,就唯命是从。”
这才是刘正,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何进终于明白了,兴汉侯府的想法——你们先杀着,出结果之后,我跟随胜利者。
何进知道,刘正的态度,很可能代表着,卢门的选择。
他不敢轻举妄动了,卢门很强,会令大将军府,伤筋动骨的。
一顿酒宴,试探出了,彼此之间的态度,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何进让陈群,代为送客。
刘正和郭嘉,打道回府。
才刚到门口,卢师差人来请。
刘正只得,带着郭嘉,马不停蹄的,赶往骠骑将军府。
刘正和郭嘉,直接进入了,卢府书房。
卢夫人见刘正,一身酒气,忙唠叨了几句,就起身,去做醒酒汤了。
卢植问:“七郎也要站队了吗?”
刘正回答说:“恩师,只有一个选项,哪里有什么,站队的可能呢?”
卢植忙问其中的缘由。
刘正只好解释。
十常侍,是天下至邪,谁沾上了,就得死。
董太后久居后宫,需要十常侍,沟通内外消息。
然而董家,沾上了十常侍,结果肯定是——灰飞烟灭。
第一阶段,唯一的胜利者,只会是,大将军府。
卢植问:“难道汉帝,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吗?”
刘正说:“两大势力集团,共同抛弃的人,谁也无法拯救他呀!”
卢植又谈起了,骠骑将军府的选择。
刘正建议:卢门七郎,兄弟同心,就让何董两家,先闹出个结果来。
血他们流,胜利果实怎么分呢?
就得让咱们卢门,一言九鼎。
正在说话之间,卢夫人端着醒酒汤,走了进来。
刘正谢过之后,拿碗,替卢植和郭嘉,盛汤!
卢植说:“七郎此言,甚合我意。”
卢植采纳了,刘正的建议,连夜招来,袁家双子,以及曹操。
六人商议了两个时辰,才统一了步调。
卢门上下,静观其变,坐看何董两家,在洛阳城中,上演全武行。
为了给何进的北军,腾出战场。
袁绍在刘正的,建议之下,辞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
何进表司马潘隐,进司隶校尉,执掌一万,洛阳城的城防军。
为了对抗,上军校尉部,何进以换防为名,调北军精锐,替代了原本的,乌合之众。
洛阳城的局势,尽在大将军府的,掌控之中。
汉帝见洛阳城的局势,急转直下。
心中也是,万分着急。
与此同时,蹇硕的封侯,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区区小黄门,竟然咸鱼翻身,做了汉室列侯。
这叫张让等,十常侍,情何以堪哪?
退朝之后,一顿哭诉。
汉帝心中不顺,于是就,大笔一挥,十常侍,全部加封列侯,位在蹇硕之上。
张让等人,得偿所愿。
天下之人,群情激愤。
不全之人,沐猴而冠,很多功勋世家,纷纷表奏,不愿与中官并列。
一场辞侯运动,闹得沸沸扬扬。
汉帝也是发了狠,凡是请辞侯爵的,一律照准。
一失足,成千古恨!
谁也没有想到——汉室从中平二年八月起,再也没有主动封侯。
后面的汉帝,完全成了,人形图章。
谁想要封侯,自己上表,心情好了,照准!
心情不好,免谈!
在请辞运动,闹得最厉害的时候,郭嘉也心动了。
郭嘉问刘正:“侯爷,咱们是不是,也上表意思一下呢?”
刘正冷笑着问:“扯淡,兴汉侯府,是我一个人的吗?”
刘正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郭嘉的提议。
功勋世家,沽名钓誉,有他们哭的时候呢?
果不其然,汉帝下了明诏:
凡是请辞侯爵者,一律照准。从此以后,汉室不再封侯。自忖有功者,请封便是。
这样一来,辞侯的人,就欲哭无泪了。
请辞的时候,表奏文章,生花妙笔。
如今无功请封,谁丢得起那个人呀?
就这样,一场闹剧下来,有近五百人,失了侯爵之位。
卢植和其他袁门中人,刚写好辞侯表奏,还没有来得及上奏呢?
接了汉帝明诏之后,立即烧了表奏。
失去侯位之人,无法克立新功,也没有脸自请封侯。
这让辞侯之人,彻彻底底的,成为了笑柄。
据说很多功勋世家,由此家道中落。
特别是文治封侯者,更是再无翻身之日。
郭嘉心有余悸的说:“拿自己的东西任性,真他妈的要命哪?”
从此郭嘉,再也不贪慕虚名。
务实高效的他,总算是明白了——到手的东西,就不能,轻易的放弃了。
十常侍封列侯,那又怎样呢?
兴汉侯的含金量,依旧是十足的,又何必迎合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冒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