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他有一剑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佛陀仍像往常一样,慈祥恺悌的回答道:阿难陀!你和大家好好记住,你们应依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就叫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住之处!

佛陀的话,大家听了更感动!更伤心!这是多么有权威的声音啊!佛陀就这么进入涅了!四面八方的弟子听到佛陀涅的消息,都集拢而来,阿难陀想到佛陀生前,很少有妇人能到面前来参拜,于是他就先让比丘尼和在家信女来亲礼佛身,由此可知他永远是妇女们的同情者!

佛陀涅后,摩诃迦叶主持法会时,在众弟子面前当场指责阿难陀:余垢未尽,不可住此。阿难陀只得表示自己会深自反省。

当天晚上,他发奋用功修行,冥思默想,把一切放下,于中夜即开悟证果。阿难陀立即去找迦叶,迦叶紧闭着房门不开,只答应让阿难从钥匙孔里进来。阿难陀果然从钥匙孔进入房中,这样的神通力证明他已经得道了,迦叶便让他升坐到狮子座讲述经典。

最初结集的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以及《譬喻经》、《法句经》等,都是这有名的第一次结集圣典大会,由阿难陀尊者诵出来的。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阿难陀在涅之前离开了摩揭陀国,前往毗舍离国。这时摩揭陀国的阿世王正要和毗舍离国开战,阿难心想,如果在摩揭陀国入灭,遗骨就不会分给毗舍离,如果到毗舍离入灭,他们也不会将遗骨分给摩揭陀国,所以他打算在两国交界虚的恒河中间上空进入涅。

当阿难陀在渡过两国之间的界河时,便从船上飞升到空中入放光三昧 放出种种色光,进入涅,圣体并分成两半,使骨灰舍利分别落在河的两岸。两国国王于是各自拾取舍利,在自己的国内建造佛塔供奉,一个是在毗舍离城北方的大林重阁讲堂,一个是在王舍城外竹林精舍的旁边,称为阿难尊者半身舍利塔。

摩揭陀和毗舍离两国因为阿难陀入灭的因缘,遂释嫌修好,不再战争,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财产。阿难陀尊者的牺牲,真是伟大崇高!

虽然阿难陀尊者入灭了,但他对佛陀的功劳,对佛法的贡献,以及温和善良、谦虚忍让的圣格,永远活在佛弟子心中。

过去世菩萨是一个平常的凡人,年龄到达十六岁,意志和性格非常开朗豁达。他博览群书,没有经典不系统地学习过。他深刻地思考各种经论的真理,什么经是最真实,什么“道”最安定。他深思以后,赞叹道:“唯有佛经最真实,无为之道最安定。”又说:“我应当胸怀真实之道,获得安定!”

父母要给他娶妻室,他不安地说:“最大的妖孽祸患没有大于**了,如果迷惑女色的到来,那么道德就丧失了。我不赶快逃走,准备将来被豺狼般的**吞食吗?”

于是他逃避到别的国家,以出卖劳力维持生活。当时有一位种田老翁,老年没有后嗣,偶于途中拾得一女,华丽绝伦,于是欣然养育成长,正在求男为偶。他找遍了全国,都没有合适的人。老翁雇佣菩萨已经有五年了,观察他的品行,从细小至巨大,心中嘉美。对他说:“年青人,我的家中很富足。我将女儿嫁给你为妻,你做我的后嗣吧!”就将女儿嫁给了他。这女子有神奇的德行,迷惑了菩萨的心。

结婚没多久,菩萨自觉地想:“我见过诸佛的经典,譬喻以色为火,人为飞蛾,蛾贪火色,投身于火,最终被火烧死。这位老翁是以色火来烧我的身躯呀!他以财产作钓饵钩住我的口,以家庭的垢秽来丧失我的德行呀!”他夜里偷偷地逃走了。

他走了百余里,在一座空亭子里休息。亭子的主人走来问他:“你是什么人呀?”他答道:“我在这里借宿。”亭主就将他带回自己家中。他见到亭主家美好的床褥,许多光彩夺目的珍宝。有个妇人,容颜好似自己的妻子,迷惑了菩萨的心,与他一起同居有五年之久。他的智慧心又觉悟了,他想:“淫为蚤虱,是能伤残身体危害生命的东西呀!我以前为了逃避女色而隐匿起来,如今怎么丧失了意志又遇上了?”就又偷偷地逃走。

他在路上借宿时,又见到一个佩着

宫廷珍宝、相貌酷似妻子的妇人。他又和以前一样迷惑了心窍,与她同居了十年。他又明智地觉悟到了:“我的业障太重了,逃奔到那里也无法避免。”于是他发重誓道:“我从今以后再也不寄宿了。”他又逃走了。

他连夜赶路,远见一座大宅院,想绕开宅院,就加快脚步走路,宅院的守门人大声喊道:“什么人在此夜行?”他答:“我要到前面去,经过这里的。”守门人说:“这里禁止通行!”宅内有个女子出来,喊他走到面前,他又见到一个相貌和他妻子相同的人。妇人说:“你自己无数次地逃走,我发誓要做为你的妻子,你想逃到那里去呢?”菩萨思念道:“贪欲之根难以拔除,竟到如此程度吗?”随即心中兴起四无常的念头,他说:“我要以无常、苦、空、无我的禅定,灭除三界种种欲秽,难道只有你的淫垢还不能断绝吗?”

当他心中兴起“四无常”之念,鬼变的妻子立刻幻灭,他的心中光明朗照,见到诸佛站立在自己的面前,向他解释空生无愿无想之定,在佛前受沙门戒,成为无胜导师。

聪明,是人生莫大的福报,用了聪明的头脑、明晰的理智,在闻思经论,思惟法义的时候,聪明之人往往领悟的快,在闻所成慧上更易精进。但聪明同时如果不知道克制,也会走向聪明的反面,也就是小聪明,这种小聪明多体现在抖个机灵卖个乖上,但如果任着这种小聪明发展,很容易生成唯我的邪见。

古代的佛门居士中,就有犯过这样过失的人,好在当时有善知识帮助他及时止损,避免了邪见的进一步扩大。东坡居士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佛教居士,不过这位苏学士一直有个不大好的习惯,就是比较自负,比方说他在读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感觉经文上那句“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於本人”的时候,他觉得这样对于施害者太过残忍了,于是就私自将“还著於本人”改成了“两头俱没事”。

这一改可非同小可,因为经文是佛所说,凡夫轻易删改是有很大过失的,好在苏学士身旁有一位大善知识佛印禅师,佛印禅师告诫苏学士说:“你怎么可以胡乱改写经文呢,你要知道,《普门品》上‘还著于本人’这句,才是对施害者的救度啊,正因为观音大士的大威神力,能让施害者自作自受,他才不敢轻易害人,你改成‘两头俱没事’不成了纵容施害了么?”听了佛印禅师的话,苏学士才连忙忏悔。

过去佛住世时,有一比丘发心远离尘嚣,来到邻近河边的僻静森林,独自一人于树下静坐,心中满怀希求道业有所成就。不过这位比丘,身虽处于僻静的林中,过着寂静的生活,外表看似无求,但心中的**总是蠢蠢欲动。

当今日食用到好蔬果,饮用到甜美的泉水,景色怡人,身心就舒服畅快,若遇到气候不佳、或饮食粗糙,便心生烦恼,甚至怨天尤人,心念随着色、声、香、味、触等外境起伏不定,时而欢喜、时而忧愁,心中始终无法安定。如此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匆匆十二年的岁月过去了,这位比丘依然没有得道,于是心生烦恼,想着:我如此的用功,为何还是凡夫一个?

佛陀知道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即将到来,就化作一位沙门,来到比丘所居住的森林,与比丘一起精进用功。一日,当夜幕低垂,明月高挂之际,两位比丘共同看见一只乌龟从河中慢慢的爬上岸边,而远处正来了一只饥饿的狐狸急于寻找食物,狐狸看见乌龟,张口就咬。

乌龟为了保命,急急忙忙将头、尾、四肢往壳内收。狐狸以前爪拨弄龟壳,发现莫可奈何,就渐渐远去,当狐狸离开之后,好不容易保全性命的乌龟也缓缓将头尾、四肢向外伸展,最后又爬回河中。

两人皆看到这一幕,比丘告诉佛陀化现成的沙门,乌龟有保护生命的龟壳,所以狐狸无法伤害它。

化沙门回答说:世间的人,还比不上这只乌龟呢!乌龟遇到危难,知道收头尾、四肢。而世间人完全不知无常鬼时时窥视,要想夺取自己的生命,反而恣情放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追逐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造作种种恶业,使得烦恼魔、死魔、病魔有机可趁,就这样随着业力的牵引,在六道的轮转中,无有止尽受百千万种的苦难。这一切都是由于心念无法作主,才会感召生死流转的苦果。

化沙门接着以一首偈劝告比丘:“藏六如龟,守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比丘听闻此偈语心开意解,断除对世间色、声、香、味、触的种种贪求,专注一心修行,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

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凡夫众生坚执五蕴为实有,起贪痴、造杀盗淫。凡圣之差仅在于此,若能提起觉性,紧守六根门头,时刻反省,不攀缘、不执着、不起贪、、痴烦恼,自性本具的慈悲、智慧,必然光耀十方。

有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看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态度非常地恭敬。

修行僧看见他这个样子,不解地问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施主得意地说:“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修行僧追问。

“这样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该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绑着的,能得以解脱;挨打的,能被宽恕等等,举不胜举。”

听到施主如此无知的话,修行僧笑道:“如果说扮作吉相就能获得这些福利,那真不错。可是请你告诉我,这牛黄是从哪里来的?”

“牛黄是从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说。

“如果涂上这牛黄,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报,那么,牛为什么反而被人用绳子、链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车,被人骑乘,而且还要忍受鞭策、饥渴和疲劳的煎熬呢?”

“牛的确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施主点头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

“牛自身拥有吉祥的牛黄,却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这又是为什么呢?”修行僧见施主仍然迷惑,又进步开解说:“牛有牛黄,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额上擦些牛黄,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施主听完修行僧的教训,觉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声了。

修行僧又问他:“这种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声音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从海里涌出来的贝壳。”施主回答。

修行僧解释道:“它显然是被海浪遗弃在陆地上,又被烈日炙晒,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说是吉相呢?那只虫跟贝一块儿生活,昼夜都藏在贝壳里。但当它死去的时候,贝壳尚且救不了它,你现在只是暂时戴上了贝壳,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施主一听,连连点头,默默不语。

修行僧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了对方,是该救他的时候了,便继续说:“你告诉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欢喜丸,非常重视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说。

“毗勒果是树上的果实。人要得到它时,先用石头投掷,毗勒果和树枝就一块儿坠地。因为有果实存在,树枝和叶子才会被打落下来。”

“的确如此。”

“如此看来,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么吉相可言呢?果实虽然生长在树上,自身却无法守住这棵树。有人投掷要得到它,树枝和树叶同时坠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烧而不能自救,怎么又能保护得了人类呢?”

听了修行僧一番诚恳的话,施主心头的迷惑顿时解开了。他终于明白,这世上根本没有一个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

菩提心语:外在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正如文中的施主所领悟到的,世上并没有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东西。因此,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目如来于世间弘法度众时,有一罗汉走在路上,遇到一位面容忧戚、名叫光目的女人,她虔诚地供养罗汉饮食,罗汉问她:“你有什么心事吗?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助你。”

光目说:“亡母因生前不信因果又造恶业,我担心她会堕入恶道之中,所以在其忌日为她行善修福。但我心中仍十分惦记着母亲,不知道她现在投生何处?”

罗汉知道光目的孝心,于是入定观察,发现光目的母亲在地狱道当中受极大的痛苦,罗汉问光目:“你母亲在世时,有做些什么事?她现在在地狱道中过着痛苦的日子。”

光目回答:“母亲生前喜欢吃鱼鳖这些海产,尤其是鱼鳖的卵,经常或炒或煮,大快朵颐,她一口就可以吃下为数上百的鱼卵,因此终其一生,在她口中丧命的鱼鳖恐怕有千万之多吧!请问尊者,我该如何救我的母亲呢?”

罗汉听了叹了一口气:“世间的人,为了短短的三寸舌根而造下的恶业实在太多了。你可以至诚恭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圣号并礼拜圣号,你及你母亲都可因此获福无量。”

光目听了立刻变卖家产,寻找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圣像,一心虔诚恭敬礼拜。

一天夜里,光目梦见清净莲花目如来,全身金色晃耀,高大如山,如来告诉光目:“你的母亲不久将投生到你家,出生后即会说话,她会告诉你这一切的因果。”

隔了一段时日,光目家中奴婢生下一子,小孩出生后第三天即含泪告诉光目:“我是你的母亲,自从和你阴阳两隔后,就堕入大地狱中受苦无量,仰赖你行善积福、礼佛回向,才得以脱离恶道。只是我罪业深重,今世虽然投生为人,但是贫穷下贱又短命,十三岁就会死了,命终后又再堕入地狱道中继续受苦。”

光目听了,知道此人是母亲来投胎转世,心中悲喜交加,问道:“母亲您知道自己当初为何会堕入大地狱中受苦吗?”

奴婢之子回答:“我因为杀害众生及毁谤三宝而堕入恶道,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回向,现在仍在地狱中受苦。”

光目问:“地狱当中是怎样的情况呢?”

奴婢之子痛心地回答:“唉!太苦了,我实在不忍再提了,那种水火交煎、千刀万剐的痛苦,是说也说不尽的!”

光目听了,为母亲及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而流下眼泪,光目对空发下广大的誓愿:“愿我的母亲永离地狱的苦报!十三岁往生后,不再受恶道之苦。

推荐阅读: 以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 [网配]原来大神是个受 重生之兄有弟攻 不要不要放开我 这坑爹的人参 大着肚子奔小康 修仙道之——躲不掉的孽缘 不能动 运动裤下的秘密 尘慾香,夜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