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一声新消息的提示声,是陈旭尧。
“没有走公司的账务,走的他的个人账户。汇款时间也有规律,是每周日。第一次的汇款时间,是曼总出事前的一个月。还有……他已经知道我们查公司账务的事了。”
曼琉璃看着这一行行的信息,信息量有点多,回道:“知道了,他已经来过了。”
陈旭尧:“没事吧?”
曼琉璃:“没事。他最近可能会让你做一些关于找遗嘱的事,动向记得和我说一下。”
陈旭尧:“好,放心。琉璃也注意照顾好自己。 ”
曼琉璃收了手机 便开始上楼,她一天没有见到爷爷了,想也不用想,肯定是去找他的老伙计了。
这老头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常年吃喝药。曼琉璃想到这里,就一顿气,干脆直接去老头屋里找上药,然后去给他送过去,再然后毫不留情面的将他带走。曼琉璃愈发这样想,愈发气愤。
进了屋打开灯,就开始左翻右找找药。药没有找到,但在他的衣帽间里发现了一个小木柜,一打开,果不其然,这老头竟然藏酒。
曼琉璃青筋突突的跳着,迅速跑下楼,拿了一个大木篮子过来,她要把这些酒全部给他拿走,这老头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当拿到最后一层的时候,发现了常常方方的黑盒子。
“这酒得多么名贵,您还得给它包两层。”曼琉璃心里叫嚣道。
“咔哒!”
黑盒子里没有酒,是一封又一封的文件,还有好几份旧报纸。
曼琉璃愣了好半响,她才将这些文件拿出来。家里的书房找不到,是因为全在爷爷这里。
报纸已经泛黄,它的显示日期发行日期是在二十多年前。占了头版头条的一则新闻是:跨国人口贩卖案破获!
新闻里的小字大概意思是:之所以有了进展,是因为一起偶然的车祸,两名嫌疑犯当场死亡。而警方通过嫌疑犯的车辆行驶信息、车里的人员信息等,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据点,一举全部抓获。
这是第一份报纸。
第二份报纸显示的发行日期,距离跨国人口贩卖案破获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次占了头版头条的一则新闻是:所救男童的家人仍无线索。
新闻里的小字大概意思是:在那起车祸中,其实是有一名男童在嫌疑人的车上的。车祸发生时,男童被甩了出去。只不过信息有限,鉴定技术也不发达,普及也不广泛,根本查不到男童到底来自什么地方。
在左侧还附了男童的照片。
这是第二份报纸。
曼琉璃呼吸加重了些,那男童的样貌明明就是小时候的曼致远。所有的事情好像有了眉目。曼致远是跨国人口贩卖案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他的父母根本没有找到。
最后一张报纸,发行日期是寻找所救男童的家人这条新闻的一个月后,而这次占了头版头条的新闻里第一次出现了曼家,那是曼家的祖宅。但现在祖宅已经没有了,城市规划,曼家祖宅在里面。
这次标题很简短:男童归籍。
新闻里的小字大概意思是:男童是国内大企早年丢失的孩子,因为自家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寻找孩子,所以没有对外公开。因为要保护孩子的隐私,所以不会再公开孩子的任何信息,也不会说明到底是那个大企。末尾,是大企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帮助一类的话。
黑盒子里的三张报纸,已经被曼琉璃全部看完。事情的真相不是曼致远知道的那样,曼父根本没有醉驾,是有人在陷害在扭曲事实。
曼琉璃小心的将报纸放回去,打开了另一个牛皮袋。袋子里有一个黄色的信封,信封上没有戳着邮票,只有一个若隐若现的M,看样子是有专门的渠道或者人来负责曼家的信息运送。
老物件里都藏着故事。
信上说:
“懂事,曼总那起车祸与曼家无关。还有车上的那两个人贩子,正全国通缉着呐,死了也没事。就是您让我查的那个车上小男孩,情况不大好。兄弟们来信说,这孩子不是被拐卖的,是被自己父母卖出去的。
这孩子是洞顶乡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乡里就百来口人。家里三个孩子,都是男孩,他是老大。据兄弟们的消息,老二现在也找不到了,至于老三,他们父母带着他已经离开洞顶乡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老二打生下来身体就不好,光是吃药就花光了家里所有钱。那两口子都是庄稼人,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卖了老大。正巧,接手的就是那俩人贩子。本来答应给他家一笔大钱,但是那两人贩子就给他家扔了两百块钱就跑了。
那老二没钱救,被那两口子扔了。当天夜里,他们就带着老三走了。不过我已经吩咐下去,让兄弟们去找那老二了。
懂事,兄弟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从小就养新人,咱自己养起来的孩子,在黑路子上我们可以放心。”
这封信到这里就没了,落款是“保”。
曼琉璃怔怔的看着这封信,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了,耳边开始嗡嗡的作响,耳鸣声吵的她头疼。
“保”,混乱中她想起来了。爷爷的老伙计,小时候她喊过的保子叔,不就是这个人嘛!还有懂事这个称呼,喊的明明就是爷爷,二十多年前,曼家还是爷爷当家。
曼琉璃颤抖着装起来,又打开了另一封。她觉的她自己做的那些事,都是徒劳的,真相根本就全在这个长黑盒子里。
刚拆开的这封信上说:
“懂事,老二找到了,在一家福利院里。福利院给老二起了一个还可以的名字,叫陈旭尧。”
“哐当!”
曼琉璃一看见这个名字,像是大脑缺氧,看陈旭尧着三个字越看越模糊,不知怎的撞倒了装酒的篮子,从篮子里滚出来的酒瓶开始四散。
曼琉璃忍着惊愕,又继续往下看。
“已经按您的意思,投了一笔钱给福利院,来专门治着孩子的病。我也已经安排了咱的人去福利院做义工。至于老大的安排都听您的。”
还有第三封信。
“懂事,老二的病已经治好了。福利院说要给我发锦旗,哈哈哈。我这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羡慕你,想想有个一儿半女的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