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璞境,则是以秘境为根基,以灵气和灵力为火焰淬炼肉身。
何谓玉璞?
玉璞者,未经琢磨的玉石也。
每一个修行者都是一块石料,开辟秘境之后,便要对这块石料进行琢磨和雕刻,比如巫族,从古至今在玉璞境都是强化肉身。
这也是所有修行者的共性。
没有强大的肉身,便无法压住强大的秘境,更无法承受更多更强的灵气入体。
唯独儒家除外。
儒家没有玉璞境,儒家第二境,是初知。
初知天地之大,浩然无垠;初知自身之小,蜉蝣朝夕;初知世界之本,生长衰没;初知万物之博,万象更替。
更是初知学问之终、之所、之用,以及初知做人之则、之规、之矩。
儒家第三境,不惑。
其实便是字面意思,此境界之儒家读书人,学贯古今,欲求不惑。
当然,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尽无惑。
所谓不惑,是在他已经学过的学问里,问而无不答,答而无不对,更是对天地、修行、做人、规矩等诸多事拥有其见解。
知其所知,知其不所知,为不惑也。
这,是读书人!
剑修梁笙,显然知道眼前的女孩子是谁,也知道身为剑修的不易。
他只在无人的世界里坚持了六十多年。
不算天才。
但也不算蠢材,中人之姿。
在他选择以死亡作为终点结束孤独时,他得到了一把剑,一套心法,没有剑法。
却有两段神念。
是他恩师攀附在剑上的,恩师一段神念说:“世间亿万年,修士千千万,何以为尊,剑也,何以为重,剑也,何以为傲,仍然是剑。然九州剑修已黯,剑道已死千年,你得在下之剑,若是不愿练剑,弃之即可,若愿练剑,当是最好。若练剑,则须知一事,我辈剑修,长剑所向之处,当对得起剑修二字,亦对得起天地正气,但于光明之处而出剑,若有不平事,拔剑斩之。须知人间剑修,是世间最能越境杀敌者,须知人间剑修,杀力最重!”
梁笙很喜欢恩师说的这一段话。
他喜欢武侠。
他是看着古龙、金庸、温瑞安的书长大的八零后。
向往侠骨豪情。
他心中最崇拜的人,不是侠之大者郭靖,也不是幸运儿张无忌,更不是阿飞、小李探花,而是一个极其不出名的人。
王小石。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的王小石。
一个左手相思刀右手销魂剑的男人。
他的刀剑,只向光明,只斩黑暗。
他想做这样的人——一个心向光明,手中长剑亦向光明的有血有肉的鲜活剑修,出剑只为不平事,就算将来走到了剑修那条断头路的尽头,他也可以对自己笑说一句。
我无愧于侠骨。
无愧于剑。
此刻按住腰间长剑,眼神微暖,柔声道:“有些事道理讲得通,由你们读书人去讲,很好,有些事道理讲不通,那就由我们这些粗人,用剑去讲道理。”
读书人,还是只读书的好。
徐墨规不解。
梁笙平静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话语诚恳,“你去九州,我留下。”
徐墨规笑了。
她一直以为,只有她看透了这一场天选的真相。
没想到……
梁笙竟然也知道了。
于是脸上满满的暖意,笑道:“你去九州,我留下。”
读书人么……
就适合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