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永乐大典》的记录很全面,它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除了正本之外,史上曾有副本存在,可惜大部分毁于战火。正本则不知所踪。沈文山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正本随皇帝下葬,这个结论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先不要妄下定论,等所有的墓室结构绘制完成后,结果就会出来,现在议论其实没有意义。”
两人争论,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随着墓室的结构越来越完整,众人的呼吸几乎都屏住,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找到了!下面有地宫,地宫里有箱子里放置的都是书,数量和永乐大典相符合!”
当整个墓室的结构绘制完成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小声呼叫出声。这个叫声打破了宁静,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原来他没有把永乐大典放在正墓里,而是放置到下方的地宫里,他对于永乐大典的喜爱还真是如历史所记载啊!”
“有箱子保护,看来永乐大典应该没有损毁,真是上天保佑啊!”
“咦?这个箱子的材料,怎么看都像是金丝楠木?看来是他把储存的大部分料都给用了,导致后面的皇帝都没有足够的料使用!”
沈文山拍了拍手:“好了,大家先不要讨论这些,墓室的结构已经出来,大家想想该怎么把它们安全的取出来!”
“沈老!从模型图上看,墓室已经进水,因此正上方打洞不可取,最好的办法是斜向下直通地宫。”
“没错,如果直接从顶部打洞,很容易让地宫进水,墓室也容易坍塌,从侧方打洞,只要计算好角度,就不会对墓室有大的影响同,不影响墓室的主体结构。”
“我计算出了适合的角度!”
大伙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一个可行的方案被迅速制定下来,经过讨论没有问题后,沈文山大手一挥,决定永乐大典的发掘工程正式开始。
钻井设备一般只能直上直下的打洞,林希研究的这套钻井设备,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打洞。
林希出品,肯定是精品,钻进设备的挖掘进度很快,近两百米的距离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
封闭管道的安装也没有用多长时间,地面上一个透明材料组成的气闸室以很快的速度建起来,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进入其中,然后把打前哨的探测机器人派到地宫。
探测仪的精度虽然很高,到底与真实的情形有所不同,前哨探测机器人首先入场是很必要的。
其实,整个发掘过程都不需要人员到现场,林希研究的机器人把所有的工作都承包了,而且精准度很高,误操作的机率真很低。
随着探测机器人进入到地宫,真实的地宫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地宫里的箱子,除了木质,还有铜质,铜质的箱子表面有一层铜绿。地宫做了多次防水,上面的墓室都进水了,下面的地宫一点水都没有进。
探测完地宫的情况,接下来进入地宫的就是的打包机器人,它们可以处理受损严重的书藉。
它们进入地宫打开箱子之前,先给空气中喷了特制的溶液,它可以附着在纸张上,起到隔绝空气,固定纸张的作用。
做完一切准备工作后,第一个箱子被机器人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书藉的庐山真面目就此展现。
“真的是永乐大典,而且还是正本啊!你看封面的字体,一看就是名家所作!”
“这是第七卷的内容,根本不久存于世,我们终于让夏国的文化瑰宝再现人世!此生无憾了!”
机器人仔细的处理着每一本书的每一页,处理完一本才接着处理下一本。处理好的书本则放入机器人背上专用的封存箱,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出任何问题。
探测,进入地宫没有花多长时间,处理书本却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也幸好机器人不用休息,只需要定时保养一下,如果让人类来处理的话,估计一个月都完成不了这项任务。
气闸室堆放的永乐大典卷目越来越多,里面的工作人员对每一本书都要仔细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先扫描后装入专用的箱子,装满一箱往外运送一箱。
外面的专家们,只能通过配备的专用平板,观看扫描出来的永乐大典,稍解心中的渴望之情。
至于把手夜观?想都不用想,要是你欣赏的过程中,破坏了书页表面的隔绝层,让书页氧化化灰,谁能背负起这个责任?整个世界存世的永乐大典可就这一套!
损毁一页都是民族的罪人!上面对永乐大典的去处早就安排妥当,京城的皇宫博物院就是它最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