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四行已经定下了前入美国的行程,可他能不能走,却只有学者城堡里的人说了才算。
“要想航行那么远的行程,依靠气体发动机是不现实的。因为储气罐中能源的密度,因此根本不可能支撑那么远的航程。”
作为德国人,从来没有为飞艇的航程忧虑。毕竟飞艇出现时,凭借比飞机大得多的油箱,它的航程是飞机的十数倍。
虽然截止二战前飞艇被淘汰,飞机的航程大为增加。然而如果张四行想要搭乘飞行器前往美国,那么除去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之外,那么就只好自己制造一架远程飞艇。
制造远程飞艇壳子毫无疑问直接使用玻璃钢,虽然比杜拉铝稍重些,可在华夏制造玻璃钢的原料不缺。
而氢气张四行并不缺乏,有了五百米高度的发电机,需要的话多放几只防空发电机上去就是,因此氢气并不是制造飞艇的瓶颈。
那么最大的问题显然就出在发动上,张四行手中没有力量足够大的航空发动机。手头上现有的发动机就是气体发动机最适用,可使用气体发动机,带再多一氧化碳气罐也不够买到美国的啊。
听着学者城堡中的那些技术牛人们的讨论,张四行也感觉此事十分困难。
汽油可以从各处买一点,但大功率的汽油发动机就难找了。换句话说,要是华夏此刻能生产大功率汽油发动机,那么也就能制造坦克了。
因为美国的M4谢尔曼最早的时候,使用的就是飞机发动机。
比如兴登堡使用的发动机,就是戴姆勒-奔驰公司的DB-602,一千两百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这在华夏是不可想象的,根本没有地方去找去。
至于现造,一台合格的发动机哪那么容易。而手中唯一合格的,就是汤仲明发明的气体发动机。在来云南之前,他曾经就在金陵的发动机工厂里开发过,因此才能迅速拿出产品。
经过这一向在飞艇、车辆、船只上的试用,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以及足够功率。那么把船用大功率气体发动机减重,应该就能用到飞艇上。
看到大家各种不一的表情,张四行做了总结性的发言,
“这样吧,我让租界里的长南平明想办法,不行的话从德国直接买。不过在德国发动机到达之前,还是考虑气体发动机。不能带那么多气罐,那么咱们就带木炭代油炉。不管哪里,木头总是不缺的。”
这样的表达,令学者城堡中的学者们流露出各种表情。有人表示好笑,有人眼前一亮,更有人表示这样的想法匪夷所思。
其实张四行说的没错,倘若沿着华夏海岸前往美国,那么一路之上的木头肯定是不缺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倘若遇到日本人的军舰与战机该怎么办。
如果想避开他们,就只好再往北飞。沿着中苏边境线飞行,可那样的话行程将大大延长。
“张先生,如果您沿着边境线飞,配套上大些的或者干脆多配几个木炭代油炉,只不过……”
说到只不过的时候,汤仲明多少有些惭愧的神情。毕竟啥年月了,居然还使用木炭代油炉这样的动力,还要一路飞到美国去,事情好说不好听。
科学落后造成的困窘,更令汤仲明这样的工程师感觉到实在太过于丢人。
不过这件事对张四行没有问题,毕竟盛世时代“蒸汽朋克”可是一种潮流。
那么使用冒黑烟的木炭代油炉产生一氧化碳,然后一路沿着有树的地方,自己生产木炭然后一直飞到美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