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唯有民部尚书韦冲在听到杨坚的反问之后一脸惨然。
他本来以为,自己也应该是在这个大殿之上看戏的一员,尤其是在看到之前越国公杨素,率先出列上奏的时候,他就更觉得今天应该没自己什么事了。
可谁都有没有想到,杨勇竟然在面对杨素的步步紧逼之时,直接换了一个方向,将整个矛头对准到了韦冲的身上。
但不得不说,韦冲是太子一党,杨素本人也是太子一党,所以杨勇这番转移矛盾,倒也并不是完全无用之功。
但最令韦冲头疼的,还是他如今的处境,或者说是杨勇抛给他的难题。
就事实而言,杨勇所说的话当然是一派胡言,如今隋朝国库丰厚,甚至钱粮已经多到光凭原有的国库已经装不下了,需要新建新的仓库来存放这些多出来的钱粮。
在不考虑民间百姓疾苦的情形之下,隋朝中央的钱粮之盛,在整个中原的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是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钱粮作为基础,在原有的历史上,杨广在登基之后才能搞出那么多的大工程。否则如果没有这些钱粮,即便杨广再怎么喜欢好大喜功,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无可奈何。
而拥有了如此多的钱粮,隋朝根本不存在什么周转不开的说法,甚至可以说只要隋朝的中央朝廷想解决一件事情,就几乎是没有失败的可能。
在如此强大的财力基础之上,隋朝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动员民力,连以后那些各种各样的大工程都能肆无忌惮地修建,更不要说这区区一个盐务监的钱粮周转不开的事情了。
可以说,杨勇所说的这些话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可明知道这些话都是假的,而且自己也没有说过这些话,但韦冲却根本不敢反驳杨勇。
因为杨勇所借用的理由实在是让人有些左右为难,毕竟当初盐务监组建的时候,民部这边确实是为了能够对盐务监组建的事情进行一点阻挠,而采用了一些不太恰当的借口。
当初他们也没想这么多,甚至他们就没想过,盐务监能在杨勇的领导之下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地办起来,毕竟当时这些掌控着盐业之力的世家,背后还有着太子。
再加上这些人本来就在朝廷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他们和杨广的组合就是妥妥的强强联合,任何一个正常人看到这种组合,所产生的想法根本不需要去思考。
没有人会觉得,这种组合会败给一个在朝堂之上,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根基实力的齐王。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盐业不同于其他,这里面的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想要在这里面搞出一定的门道,那就起码要对盐业有着相当的了解。
杨勇有吗?
答桉显然是否定的。
杨勇即便是在他以前当太子的时候,很多政务都是依靠着手下的谋士,之所以朝堂能够保持平稳,一方面是因为隋朝刚刚建立四海还算太平。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勇本人实在是太过平庸,对于很多朝堂百官所呈上来的东西,杨勇都不会有太多的反驳,既然朝堂百官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而然,这表面的太平就得以延续。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堂百官包括韦冲在内,对于杨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德性,都可以说是极为清楚。
对于一些斗鸡,马球什么的娱乐活动,杨勇或许还能精通上一些,包括在音乐方面,杨勇也算是有些造诣,但这些东西都和朝堂政务完全不相干,属于绝对的小道。
对于盐业,杨勇之前从来就没有经手过。
如果杨勇手下还有一些能人志士,或许大家还能对杨勇报上几分期待,毕竟杨勇虽然自己本身没有太大,但有一点好,那就是听得进去下属的话,或者说,听的进去他喜欢的那些下属的话。
对于这些人的话,杨勇向来是不管身份,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如果杨勇手下真的有那些出色的人才相帮,那确实还有一丝翻盘的可能。
但杨勇当时刚刚从东宫的软禁当中解除出来,之前的那些东宫旧人,早已在这两年被剪除干净,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哪里有什么能人?
可以说,这几乎就连选择题也算不上,简直就相当于把正确的答桉摆在了这道题的下面,韦冲又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难道还看不出答桉是什么吗?
更不要说,他本人还和杨广带有着一些姻亲关系,有了这层纽带,他其实也算得上是太子一党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他如今年纪大了,马上就到了要告老还乡的年纪,他恐怕现在就已经被人贴上了太子一党的标签。
但不管他到底有没有被贴上这层标签,他在心中必然是无法避免地,会偏向杨广一些,再加上自己的上司,河东裴家,也是盐业利益的受益者。
也就是说,对于盐务监一事,河东裴家也应该会持有一定的反对意见。
在这种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背景之下,韦冲当然会选择支持杨广,同时对盐务监进行简单的打压。
毕竟如果他真的打压成功,那首先他在杨广那边的地位必然会更高,这对于他的儿女来说,都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而且另一方面,他也会赢得那些盐业利益的受益者们的好感,这样一来即便是他以后逝世,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现在的这些动作和关系,为他们以后争取到一些利益。
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延续,甚至可以塑造整个家族的辉煌。
而且在韦冲眼里,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任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