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有悔,出自《周易》,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七日,京师戒严。朝堂上的氛围肃杀而又紧张。
“一个人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是因为他的错误而牺牲的十万将士,难道就只是一个统计数字吗?”
朱由校站起身来,怒视着下面的臣子。
“袁应泰无才而当大任,终丧辽东并天下强兵10余万,其罪浮于杨镐也!然应泰已用命,不足深苛。事已至此,无需再议。
此役之失败,原因有三:一为前军部队轻敌冒进,而后军指挥畏敌不前;二是各军各自为战,不能同心同德,又互不隶属,对友军作壁上观,朕还真应该感谢他们没有在战场上同时操戈了!
这三就是兵事糜烂,边兵都如此,京营与各地卫所如何?朕不敢想啊。如今的军队是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这京师与辽东何其之近呐,每思于此,朕寝食难安。下令整顿京营,退朝!”
朱由校所希望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在辽东失陷的巨大打击下,没有人敢于做那个出头鸟,正面承受皇帝的怒火;况且袁是由群臣举荐上去的,他是“无能而担大任”,皇帝给了臣子面子,没有追究举荐者的连代责任,如果他们再不知好歹,那皇帝也不会让东林党人们继续体面了:所以他只是稍稍一施压,朝臣们便妥协了,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对于整顿京营,大臣们其实是支持的,甚至在朱由校之前,朝庭就已经请萧如熏老将军入京训练神机营了,现在他正在路上,萧老将军是三大征时期的名宿,请他来不可谓不重视;但文官们是不希望皇帝掌握兵权的,尤其不希望皇帝重新控制亲军、京营,但因为政治生态的变化,他们不得不退一步了。
坐在案前,朱由校手拄着下巴进入了思考状态,小太监高永寿在一旁俯身侧立,将茶水放在桌上,这个小太监善于观察,很会伺候主子,很得住有效的欢心。
辽东的简报朱由校已经详细的看了一遍,他知道辽东的失败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自己知道担心袁应泰与熊廷弼意见不合,又不知兵,却还是为了“政治平衡”,同意东林党的情求将其任用,导致他的无错害死了数歹将士,失土千里。
而且当时朱由校为了能让熊廷弼早日到达辽东,让他从天津乘坐军舰走海路到营口,结果熊老爷子年龄大了,已经52岁高龄,舟车劳顿,在海上过于颠簸,大病一场,直到现在才刚刚好转,此前一直在营口的军港进行养病,所以一直以来袁应泰才是辽东的事实最高指挥!
目前辽东局势已经明了,海州、盖州两卫的失守使明廷在辽宁的势力在事实上被后金分为了两半:辽西地区与营口为一部分,另一部分为复州卫与辽宁右卫地区。浑河一战后,辽兵大都撤往辽西,而突围成功的川浙兵们则大多转进只复州卫与东江镇地区。此次战事虽然损失惨重,但比历史上却要好的很多一一至少保留了火种。
辽东暂时告一段落了,现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一是在辽西构筑防线抵御后金,收拾残兵,东部地区依托东江镇等实行游击作战;二是整顿军务,他已经训谕兵部:“国家要文武并用,由于太平日久,视士兵不亚于奴隶,致使豪杰散落。如今边疆多事,天下英雄和朕一样痛心,令有司到山林草泽间(民间)探察,精心挑选将才。”;三则是财政税务问题;而四是要提防近在眼前的四川土司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