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二少爷表情复杂地看着刘钊,刘钊一脸无辜地摊开手小声对刘家二少爷说了一下自己的报价。刘家二少爷点点头然后又看看毛钰心中稍作计较也就点头答应了。这刘家二少爷也是个明白人,自己六千两的报价那是等到船修理好清理干净之后慢慢卖的标价。至于水手船都卖了留着也派不上大用场只能算是个添头,只要水手们自己愿意他刘家也没必要阻拦。
刘钊和其他几个属于刘家的水手他能够当场答应,剩下的就需要毛钰自己去说了。
毛钰自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钊,同样还是那一招,工钱加两成。在刘钊惊讶的目光中毛钰带着毛顺回家拿了银子交给刘家就迫不及待地对这艘福船进行了修补改造。
说是改造,其实就是简单的内部装修,再将受创部位修补。毛钰对于船舱的功能还不太了解自然不可能对船舱内部进行改造。他只是按照一位读书人的喜好要求将船舱内外进行清洗,尤其是将船壳底部的海洋生物清理掉。
毛钰这边挥金如土的时候,有人忧愁有人笑。忧愁的自然是和毛家关系比较近的,尤其是毛文龙的两位兄弟和几个堂兄弟。对于他们来说毛钰这种行为纯粹是败家子。人家刘家跑海几年了都被海盗洗劫一空,你一个毛孩子却要接收人家的破船,除了自不量力外还有点冤大头。所以他们就来到张氏跟前劝说,希望张氏能够出面让毛钰将船退了,或者转卖掉,好好的几千两白银存起来买田买房子娶媳妇不好吗?
张氏听了毛家几个兄弟的劝说也是想好好跟毛钰谈谈的,可是等她听说毛钰将剩下的银子全部买了粮食准备送到东江去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多好的孩子,有了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他前线的老爹运粮食去。张氏除了嘱咐他们路上小心还能说什么?
毛钰如此败家当然也有人很开心,虽然毛钰的钱没有花在他们身上有点遗憾,但是只要毛钰不好他们就开心,这其中自然包括谢宏和许郎中等人。毛钰自然不在乎这些人的想法,在刘钊的游说下,又承诺原来刘家船上的工钱不错,先前跟着刘家出海的水手大部分又回到了船上,这其中就包括一个老舵手和几名操帆手。这样这艘福船就能继续遨游大海里,不过为了保险毛钰还是继续在杭州招募了二十多新水手。考虑到刘家刚刚在大陈岛遭遇海盗,毛钰不得已只好承诺暂时只会北上,主要往返东江与杭州这才很快招募到了足够的人手。
至于水手的培训毛钰还是拜托给刘钊,刘钊拿的是原来刘家船上的总管薪水,毛钰选了两个机灵的家生子给刘钊做徒弟,并且承诺只要这两人顺利出师刘钊可以得到五十两的额外奖励,其他的熟练工每教会一个徒弟也能得到十两的奖励。
天启七年十月初七,在杭州湾来回游荡半月大部分成员熟悉海上生活之后,毛钰终于决定北上。宽大的福船满载五千石粮食和六十名水手福船徐徐离开杭州。让刘钊意外的是毛钰直接将船队航行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其实毛钰也是无奈之举,虽然雄心万丈,但是不熟悉海况不懂操船是事实,这艘福船上的六十人基本上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自然是刘钊等先前跟随刘家出海的水手,这些人也是操作这艘船的主力。另外一部分则是毛钰临时招募的水手这些人没有多少操船经验没有航海经验,需要刘钊等人手把手教,剩下的则是毛顺等经过删选毛家家丁,他们当中曾经有人是从东江回来的也是这次航行的护卫和向导。
不出意外的是包括毛钰在内的新商船的大部分人前几天都吐得一塌糊涂,毛钰前世的航海经历似乎没有随着他的灵魂穿越过来。这也让毛钰佩服那些成天在海上跑的前辈们。当年的汪直还有即将崛起的郑芝龙都是天才啊。
让所有新老水手高兴的是东家毛钰很慷慨,每日三餐不说,还经常有酒肉上桌。这样的伙食比大明一般的小康人家都要好,不过这位年轻的东家也有古怪的要求,那就是平日里除了操船和睡眠之外的空余时间都要在甲板上训练,训练是毛钰亲自负责的,在刘钊等人看来这位东家纯粹是胡闹,因为进行的只是简单的队列,向左看、向右转等,不过看在东家伙食不错的份上也没有敢偷懒。
福船一路向北大约过了20来天终于来到了登州,毛钰的计划是在这里补充粮食和淡水之后就直接横穿大海去向东江,只是众人在港口酒馆小住的时候,毛钰听闻了一件稀奇事。原来前一阵子山东巡抚李精白联合当地官员向朝廷报告说是山东发现了麒麟祥瑞,于是山东上下官员集体歌功颂德,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歌颂的对象不是新登大寳的崇祯皇帝,而是权倾天下的厂公魏忠贤。李精白等人言辞凿凿说因为厂公有德才会出现祥瑞所以恳请在山东境内为魏忠贤建造生祠。不等朝廷答复李精白等人就开始行动,为魏忠贤修建生祠自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是不在政府预算中的,这些当官的也不会自己掏腰包,于是便巧立名目开始加征,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建造生祠需要一万两他们就能弄出五万两的任务,各地百姓自然怨声载道。
毛钰对此除了无语就是同情李精白,因为在天启皇帝没死之前无论如何巴结魏忠贤都不过分的,但是他们小看了东林党人忽悠新皇崇祯的能力和铲除异己决心,也低估了东林党人复壁的无耻和做事的决绝。
接下来山东官员自巡抚以下怕是大部分要受到牵连。不过这不是毛钰所关心的,他关心的登莱巡抚的新人选以及自家老爹毛文龙的举动。不过既然想到了魏忠贤,毛钰就决定带着船继续北上去看看热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