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朝堂上正在为宁复操练新军的事吵成一团,结果青州的桉子一出,反倒暂时给宁复解了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这件惊天大桉上来了。
“真是好大的胆子,上下勾结,把持一地,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塌方式的腐败!”
宁复这时也低声自语道。
塌方式腐败在后世也经常见到,更别说大宋这个时期了。
甚至宁复可以肯定,塌方式腐败绝不止青州一地,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更是落后,因此地方上的官员只要抱团,绝对会发生这种塌方式的腐败。
只不过这次青州的官员胆子实在太大了,不但贪污赈灾的粮食,更是敢对官员下手灭口,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所以赵煦在得知这件事后,才会无比震怒,特别是青州上下几乎所有官员,几乎全都牵涉到这桩大桉中。
这让赵煦对整个文官集团都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要知道青州那些官员在官场上可不是孤家寡人,每个官员背后,都有种的得益关系,比如亲戚同族、师生、同窗等等。
这些得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几乎可和将半个朝堂都联系起来。
而且大宋对官员的监查也十分严格,御史台主要就是监察百官而设。
另外地方上还设有通判,而且朝廷还经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去监察,一般都是由御史担任。
除了明面上的这些,暗中还有皇城司的探子,同样也有监察官员的职责。
可是青州出了这么大的桉子,这些监察机构竟然全都没起到效果。
往深里一想,这对赵煦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手中的皇权已经被人腐蚀掉了一部分。
所以赵煦在震怒之后,也根本不相信朝堂上的那些官员,甚至连皇城司都被赵煦在心中打上了问号。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煦才会派出身边最为信任的童贯。
童贯是宦官,平时大都生活在宫里,很少能与外官接触,所以他在官场上也基本没什么得益瓜葛。
最重要的是,宦官没有后代,不需要为后代做打算,再加上他们手中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帝,因此他们对皇帝才是最忠诚的。
“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背后其实就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冲突,没想到大宋也出现这种情况了!”
宁复这时再次自语道。
他很理解赵煦的处境,如果换做是他的话,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虽然官员中肯定有不少人忠于朝廷,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但朝堂上忠奸难辨,赵煦也不知道谁能信任,如此一来,他选择自己最信任的童贯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这件事也给宁复提了个醒,赵煦对整个官员集团都产生了怀疑,自己同样也属于官员的一员,而且自己又不在京城,接下来该怎么和赵煦相处,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