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似乎给了她一种莫名的底气,让她甭管在什么不合适的场合与时间,都敢跟任何一个夏家人对上,拌嘴吵架那是家常便饭。
对姜氏这样的软柿子,孙氏自然不会客气。对着自己生的儿女,那气势就更足了。
但孙氏的刻薄也是分人的。
对上二郎,她就会不自觉地温柔几分。
二房的活计,她都尽可能分派给了几个孩子。其中年纪最大,也最懂事的二郎和桃花,是被她指派最多的。杏花和梅花也都挺勤快。
至于三郎和四郎,往往是把她的话当做耳旁风,一听到她喊人去干活,就远远地跑掉了。有时候,甚至直接就躲到外头去,不到饭点儿,绝不会回来。
二郎在家里干的活儿最多,说的话最少,但不知是因为耽搁了婚期的缘故,还是因为二郎是二房的长子,孙氏面对二郎的时候,总是没办法像面对其他人的时候,那样理直气壮。
夏稻花耳朵尖,听到二郎一边扯着孙氏走,一边对她说:
“三婶的豆包都蒸完了,咱家的豆馅儿还没煮呢,娘你咋还有闲工夫,在这跟四婶唠嗑?”
孙氏只说了半句:“谁跟她唠嗑!”就被二郎话里的信息给牵走了注意力:“老三媳妇儿手脚这么快?不行,我得赶紧烀豆馅儿去!”
老太太周氏这几天慷慨地把大厨房借了出来给几个儿媳妇儿用,具体谁什么时候用,让他们自己商量,但每天都得天亮了再开始用,最晚也只能用到天黑,因为老两口儿睡得早,还觉轻,怕吵。
所以二房的孙氏,三房的吴氏,五房的韩氏,都在争分夺秒。
姜氏跟他们想法不同。
四房人口虽然不少,但最大的梨花,也才十二岁,正月里其实吃不了那么多干粮。
姜氏想着,既然有了小厨房了,那么甭管蒸多少饽饽,她都能可着自家小厨房折腾,干脆就不去大厨房跟几个妯娌抢了。
夏有田得知了姜氏的意思,顿时升起一股自豪:
顶数自家媳妇儿最懂事儿!时时处处,都能想到自己前头去!对公婆孝敬,对妯娌谦和,对孩子们慈爱,这么好的媳妇儿,上哪找去?
看着夏有田咧着嘴傻笑的样子,姜氏莫名地红了脸。
夏稻花看到这两口子的互动,忍不住微微一笑。家里人感情好,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下手,劝他们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呢!
夏稻花抓住机会,进行了第一次试探:
“爹,娘。”
“稻花啊,你咋过来了?感觉好点了没?头还疼不疼?”
“不疼了,就觉得后脑勺总是痒痒的,想伸手抓两下,又怕把伤口抓破了。”
“好孩子,那是要长好了,这两天可千万忍一忍,可千万别抓!”
“哎!”
脆生生地应了,夏稻花状似不经意地拐到了正题:
“咱们这里好冷啊!咱们家老祖宗,当初为啥不挑个暖和点的地方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