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柴绍的布置,姜云志不得不感叹一句这姜还是老的辣,几十年的盐不是白吃的。
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姜云志首先考虑的就是这是不是颉利的计谋,虽然他也不觉得这点儿布置就能够影响整个大局的走向,但没有人喜欢失败。
所以,姜云志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的被引到了这上面来, 忽略了别的问题。
但是柴绍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的,是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
在这方面,姜云志差的还太远太远。
先是让人把那三个牧民送了回去,那些人不管是真心的来报信还是颉利派出来的疑兵,总之他们是不能留在这里的。
要么早早地把他们放回去,要么就得让他们一直留在这胜州城, 知道战争彻底结束。
第二种方法显然是不好的。
在这之前, 姜云志一直都在致力于取得草原牧民的信任,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民族大融合提前布局,现在把这三个突厥牧民扣下来显然是不妥的。
就算是他们能理解,就算是之后还会把他们放回去,但这事儿肯定会成为他们心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伟人曾经告诉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在这里虽然不太合适,但也算是最贴切的词了。
随后,柴绍就第一时间派出了斥候前往阴山,同时传信给身在朔州的李靖以及身在灵州的李道宗。
李靖是此战的大总管,肯定是要知会一声的,而李道宗所在的灵州是除了后套草原外能够最快到达阴山西面的一支唐军,也是必定要通知的。
这其实和河套附近的地形有关。
黄河在河套这里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其根本原因就是地势,比如说阴山这种山脉所导致的。
这样一来,李道宗的西路大军反倒是能够比其他的军队更快的到达阴山西面。
然后,姜云志就陷入了焦急而又漫长的等待之中。
李靖的肯定和斥候的汇报都是行动所必须的,缺一不可。
不仅是姜云志,就连柴绍也只能等待。
但是, 一味地等待也是不行的,没有人能够通过等来获得机会,哪怕是等到了,那也一定是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的。
不管是真还是假,那三个前来报信的突厥人还是让姜云志看到了曙光,真正收服草原的曙光。
他一面向身在长安的李世民递交请求增加粮食输运的奏折,一面对草原上的突厥牧民有求必应。
从粮食到布帛一箱接一箱的运到草原,从牧民的手里换来牛羊,甚至是马匹。
“你确定真的没问题?”柴绍对姜云志的举动表示担心。
姜云志正在做的这事儿的确是釜底抽薪的好计,但一个不小心也会变成资敌这种事情,到那时候就不好解释了。
“没事的。”姜云志摆了摆手,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
“您真当我跟着将士们一起去纯粹就是去玩儿了?我可是在做正事的!”
“没错,我是说过只要他们有需要,那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可能与他们互市,但这也不是没有限度的。”
“每次和他们互市的数量我都是根据他们的人口和下一次互市的时间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