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朱元璋亲自宣布最新的人事变动。
黄子澄任吏部尚书。
方孝孺任内阁首辅。
铁铉任兵部左侍郎,陶成道任工部左侍郎,兼大明科技院院长。
杨溥任户部左侍郎。
兵部尚书齐泰心中哀鸣,恐怕以后的兵部,就是铁铉说了算。
作为兵部尚书,自己恐怕要被架空了。
这就是命啊。
两年前,自己为陛下所看中,也是为朱允炆所准备的班底之一。
朱允炆登基之后,齐泰的仕途更是一片光明。
哪知道,洪武和吴王都活了,都回来了!
自己曾得罪过吴王。
陛下虽没有动他的官职,但把铁铉作为副手安插进来,明显是给自己一个警告。
动不动就找吴王的碴,以前可以,以后不行了。
齐泰也看明白了,吴王就是储君,没有竞争对手。
再怎么没脑子,也不会跟吴王过不去。
铁铉之所以没有直接当兵部尚书,主要是他提拔得太快了。
两年前还是个普通监生,经吴王举荐,直接进入内阁,就成了正四品官员!
现在,又跨过了从三品的门槛,成了正三品!
再过个一年半载的,铁铉就会从副变正,直接执掌兵部。
因为,铁铉是吴王朱允熥的铁杆!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来如此。
黄子澄本来要被陛下杀掉,后来被吴王救了一命。
在朱允炆登基后,不少大臣为了巴结和接近新皇,都纷纷说吴王朱允熥的坏话。
只有黄子澄没有说过任何对于吴王的不敬之语。
加上黄子澄本来是太常寺卿,正三品官员,这次任正二品的吏部尚书也算在意料之中。
再加上黄子澄比较执拗,认死理,当吏部尚书倒也合适。
杨溥也是走了狗屎运!
杨溥也是吴王的人,跟着铁铉进了大明科技院,等于是公然与建文帝决裂。
随着陛下和吴王的归来,杨溥此举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更何况,杨溥本就是吴王发掘出来的人。
和铁铉一样,杨溥的升官速度极快,从正七品的县令到正四品的内阁辅臣,再到如今的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杨溥的前景恐怕比铁铉还要光明!
因为杨溥所在的户部,没有户部尚书。
原户部尚书范敏为了阻止朱允熥对于燕军的不抵抗政策,当朝脱下了官帽,没料到朱允炆直接同意。
杨溥接任户部尚书,是位置等人,只是时间问题。
最悲催的是康大佑,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康大佑被朱允炆从都察院一个正八品的照磨,一下子提拔为内阁首辅,刷新了大明的升官纪录。
现在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宣布完所有的人事变动,朱元璋看了一眼朱允熥。
“小事都办完了,该咱说说大事了。”
小事?
人事变动的事才是最大的事!
特别是涉及到高层人事变动,这关系到大明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走向。
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大的事?
比如,对外用兵?
「不是吧,老朱莫非要宣布大明储君的事?」
「太着急了吧?」
「老朱,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扔到西域去!」
「等到你说话算数了,再把你弄回来。」
朱元璋忍住笑,三孙恼了,嘿嘿,谁让你这么不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