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也急忙表态。
“对,说说看。此时正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贾瑞看了众人一圈儿,然后侃侃而谈。
“我相信,夏守忠一定接受了云光、文奉天的贿赂。此时夏半山去见夏守忠,也一定是去贿赂他的。夏守忠跟鞑靼勾结,已成定局。他必定替鞑靼做事。”
“夏守忠出来,一定不会带多少钱财。如果在他那里搜到了大量钱财,就一定是他收受的贿赂。所以,只要找到了这些钱财,就可以给他定罪,当场斩首。”
“北静王是钦差,代表皇上行事,杀了夏守忠,拿下关挺之、云光、文奉天,夺了他们的兵权。然后组织所有的兵马,跟鞑靼人决一死战。”
“鞑靼人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他们长途奔袭,粮草不继,只靠掠夺,难以持久。只要再打一个败仗,见攻城无望,也难以抢掠,就必然退兵。”
其实贾瑞早就研究了鞑靼人这次进攻的特点,看穿了他了的弱点。
此次来的也并非全都是鞑靼人,还有莫古人等各个部落。人数虽然不少,其实都是乌合之众。只要主力鞑靼人吃了败仗后退,另外的人就会一哄而散。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京师城墙坚固,想破城并非易事。即使是敌人攻进城内,还要进行巷战,必将付出巨大代价。
鞑靼人就是来抢掠、敲诈的,如果付出的代价过大,他们就很不合算。
草原部落内部一向弱肉强食,谁的力量小,就会被吞并。所以,一旦形势不妙,各个部落必然离心离德。
这一点,跟中原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只要齐心协力,想打败鞑靼人,并不是什么难事。
三棵榆树一战,已经证明了鞑靼人并没有那么强大,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现在的局势如此被动,并不是军力不如对方,而是因为内部不合,各怀私心,才让敌人钻了空子。
“环哥儿说的有道理,我和王节度使在三棵榆树一仗,已经试出了鞑靼人的本事。若是真能把各方兵力整合起来,定能打败鞑靼人。”
吕凤玉说道。
“王节度使,你看如何?”
水溶问道。
“我看行。如今是非常事时期,如果不能采取雷霆手段,京畿之地必将被鞑靼人劫掠一空,百姓流离失所。”
“若是被他们攻进城里,大德的百年基业必将毁于一旦。夏守忠、云光、文奉天之流,实为乱臣贼子,理当诛杀。”
“杀了云光和文奉天简单,但是他们两家世代镇守边关,若是逼得急了,恐怕生变啊。”
水溶这么一说,王子腾和吕凤玉不吱声了。
是啊,如果杀了云光和文奉天,他们在边疆的军队起来造反,或者跟鞑靼人同流合污怎么办呢?
“我看不必担心。”
贾瑞说道。
“其一,我们打败鞑靼人之后,一路上追赶他们,一直把他们追到草原去。追赶的过程当中,北静王可以严令各地守军出战。”
“鞑靼人来的时候,他们为了保存实力纷纷避战,已经犯下了罪行。此次就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如果能获得战功,就不予追究。如果还是一味地闭门不出,就杀无赦。”
“我看行,他们见鞑靼人已经败了,大势已去,害怕朝廷追究,一定死战。一路上这样打下去,鞑靼人也剩不了多少。”
“鞑靼人就此一蹶不振,至少二十年内也还缓不过来。我们对文家和云家的边兵,也就不用依赖。没有了鞑靼人的威胁,他们也不能拥兵自重。况且两家的精锐都在这里,被咱们掌握之后,他们也不敢跟朝廷大军作对,正好一举铲除他们,永除后患。”
水溶虽然年轻,但是他家学渊源,一直参与朝政,很有经验。略一思考,就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