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寺真诚的看着陈规,陈规的眼睛有些浑浊,他颤声答道:“大人,给我一个月,我一定将它造出来。”
“陈大人,你年事已高,也不必太过劳累,这样吧,我给你三个月……”李寺主要还是怕陈规死在研发途中,到时自己可脱不开干系。
可是陈规打断了他:“大人,时不我待,金狗随时都会南侵,我们这武器早一日造出来,就早一日多些胜算,卑职虽然年老,但是一腔热血还在……”
李寺知道劝不了这忠心耿耿的老臣,就接话道:“陈大人衷心为国,我一定向皇上禀明你的态度,制造这武器期间,陈大人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尽力解决。”
“大人,卑职一定不辱使命!”
陈规为了方便研制火铳,住到了军器监的附近旅馆,他随行的仆人伺候他的起居,李寺又安排了一个老李烧烤的伙计每晚去送些吃的,主要还是看看陈老头有什么需要。
其实火铳的发明并不着急,有大炮的功用在前,岳家军的实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至于火铳这种近战武器,装填还是稍嫌麻烦,不如大刀长枪实用。
本来按照李寺的想法,是一步到位,直接发明步枪,但是宋朝的机加工水平实在是太低下,只能先从火铳开始,慢慢的把加工水平提上去。
其实最难加工的部件,就是枪管。
枪械制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看起来枪械的构造比较简单,有的人蒙起双眼,都能够把分解成一堆零件的枪械在一分钟内组装完毕,但真正制作起枪械来,却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不然,就会影响枪的准确度和使用效能。
整个枪械的其他部分都是铸造一次成型,没有误差,而对于枪管制造,却要分两次进行,先铸造枪管,然后再进行掏空钻眼。
刚开始,人在制造铁管时,也是采取的铸造的方法,而且,人类的铸造工艺比较成熟,时间也比较长。
但是,在制造铁管时,却发现铸造工业不管用,制造出来的枪管虽然可以用,但没有精确度,还容易炸膛。原因就在于铸造的枪管,看起来比较厚,但内部不光滑,而且,当时没有想到要车膛线,所以,枪管就是一个筒子,不但子弹射不远,而且因为内壁不光滑,很容易造成子弹卡壳,或者在膛内爆炸。
正是因为发现了存在这些难以通过铸造解决的问题,人们才最后决定,要造一根好的枪管,还是应该采用先铸造好铁杆,然后在进行掏空的两步工作法比较靠谱。因为铁杆是铸造的,所以比较牢固,在掏空后,对枪管内部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再车出膛线。
这样做出来的枪管更加耐用,使用起来,准确度和寿命都有极大地提升。
如果要制作后世的这种枪管,就势必要用到精密加工的车床等工具,而这些制造基础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善的,所以李寺决定一步一步来。
火铳能够研制出来了,再走火门枪这一步。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严格意义来说,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
火门枪发射时,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然后再塞入诸如石弹、铁弹、铜弹或铅弹一类的弹丸,接着用烧得红热的金属丝或木炭点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
发射时,两名发射手分别负责瞄准和点火。然而两个人使用一杆火门枪,显得很不方便,特别是骑兵,根本无法两人操作。
火门枪的命中率有多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