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明倒并不是害怕戎羌会逃走,让自己扑一个空——按照他们好战的性格,知道有敌军来袭,肯定是会主动过来攻击的,那么就应该停下脚步,原地组织防御,迎接戎羌的挑战。
反正萧文明的火枪运用已经极有心得,就地下马列阵、挖掘工事,不出意外是绝对可以抵挡得住戎羌骑兵的冲锋的。
但是萧文明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戎羌一定会认为中原的军队会等在原地接战,萧文明偏偏不是,非要以攻对攻,用自己的攻击队形来打对方的攻击队形,一定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戎羌的主力就在前面,萧家军快马加鞭,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发现了他们,果然正在整顿冲击队形,向着萧文明过来的方向准备发起进攻。
如果戴松在队伍里的话,那么执行反突击的任务肯定会由他来。
然而现在他正在成都城下,代替萧文明执行监视康亲王的重任,那么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萧文明手下的头目胡宇来做。
????????????????胡宇这人有一千样一百样都比不上戴松,唯独作战勇猛与戴松不相上下,萧文明当即命令他点起三百弟兄,人人骑马披甲,便向戎羌骑兵直扑过去。
】
胡宇没有辜负萧文明的信任。
突击的行动,被他执行得毫不拖泥带水,就趁着敌军立足未稳之时,针尖对麦芒一般,将戎羌的队形杀了个通透,又绕了个大圈,重新回到阵列当中。
这一回被派来中原协助康亲王作战的,大多是戎羌的老兵,尤其是对阵中原军队的经验十分丰富,然而他们吃亏就吃亏在经验丰富上。
原以为中原的军队只会坐以待毙,却不料遇上了会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时杀得他们军心和阵型一样散乱不堪,完全不知应当如何应对。
萧文明见状,便又点起了另外三百名弟兄,仍旧命令胡宇带队来了一个故伎重施,再一次向戎羌的队伍冲刺过去。
如果是戴松带队的话,这一回的突袭相比上一回,必然是要有所区别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戎羌防不胜防。
但是胡宇则要实诚得多,两次冲锋,虽然同样犀利,但角度和方向都是一样的。
而那些戎羌骑兵当然也不是死人,虽然阵型尚未重新整顿完毕,但也有那些防备,——胡宇的充分只杀了一半,便再也刹不住进去了,在付出了一位弟兄阵亡的代价之后,只能赶紧退了回来。
胡宇攻击不成,赶紧向萧文明认错:“少爷,这一回我也没打胜仗回来,给少爷丢人了……”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更何况胡宇这也并不算失败。
萧文明摆摆手:“没事的,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胡宇的行动绝不是毫无价值的。
他的两次突击,彻底将戎羌意图率先进攻的打算给打了回去,给了萧文明这边一段充分准备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为了给火枪的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萧文明之所以费尽心力,要搞火枪和火炮的技术,其实就是为了对付戎羌骑兵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无论古今中外,其实拿游牧民族的骑兵,各国都没有很好的办法;一直到工业时代,随着火器的发明和运用,这才实现了对骑兵的彻底碾压。
这是已经被真实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过的真理,萧文明当然是要沿着正确的路径往下走的。
而现在这是一个让萧文明实践成果的好机会。
眼前面对的戎羌敌军不多,正好同萧家军的总兵力相似,萧文明又是有备而来,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试验一下,纯粹依靠火枪来对抗游牧骑兵的威力和效果。
于是仿效真实历史上的战法,萧文明在戎羌骑兵阵型混乱,无法发动进攻的档口,立刻派人砍伐了附近的树木,削成尖桩,斜斜地扎在泥地上,做成了最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拒马桩。
而火枪队形,则排列在这些拒马桩之后,既可以防止对面骑兵的直接冲击,又可以从拒马桩的缝隙之中发射火枪。
拒马桩的战术,????????????????中原部队曾经用过。
戴鸾翔就是其中的代表,固然会给戎羌骑兵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是由于那时候躲在拒马桩之后的都是普通的弓箭手,射出的箭矢威力有限,射速也不快,没有多少止退作用。
因此这样的战术,戎羌骑兵从来不会害怕,顶着拒马桩照旧向前冲锋。
在他们的概念中,这几根临时搭建起来的拒马桩,形势大于意义,固然会造成个别骑兵和坐骑的伤亡,却不会影响大局。
然而这一回他们就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