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过程中,连接舱段到核心主轴的舱段也可以移动调整。
由此可见,想要造出这么一个带有旋转重力的空间站,其建造难度可想而知。
本来,在杨宇提出这个方案后一开始是被拒绝的。
虽然旋转重力的原理不难,大家都知道。
但是,对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来说,想要实现这个带旋转重力的空间站只能两种方法。
第一,就是在地面建造好舱段之后使用巨型火箭运输到太空进行组装。
第二,就是把材料运输上去随后再使用载人飞船把技术工运输到太空轨道之上,还得客服真空环境下使用焊接的方式来建造。
第一种方法,世界上目前没有运载能力那么大的火箭来运输,因为就算是分开组装,很多大型装置也得整体运输,而不是分成很小的模块。
目前来说,没有人能够做得到。
当然,杨宇其实也能做到。
尽管二级的技术资料之中最大的火箭也才刚到重型级别,远远达不到巨型火箭的地步。
但是,相关的技术其实对于杨宇的情况来说,并不困难。
不过,杨宇有更好的方式,当然不会吃力不讨好的自己慢慢花时间去研究。
而第二种,确实可以做到,但是就算现在国内有了火箭回收技术,运输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然而,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庞了,运输的成本就算减缓了几十倍也还是很高。
不过,当杨宇拿出电磁真空轨道抛物这一技术之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毕竟,按照杨宇的演示情况来说,完全可以使用电磁真空轨道抛物技术把所需要的物资抛射到外太空。
随后再利用拦抛射出去用于装载物资的货仓自带的减速装置进行减速,随后利用飞船托运的方式把物资运送到空间站的预定轨道。
最后,再使用载人飞船把技术工人运输到太空组装,从而达到减少开支的目的。
不过,当这些国家想要加入之后,这个计划只好再原来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修改。
除了原计划的两个旋转重力装置以外,核心主轴的长度增加了50米达到了200米。
在增加的这节核心轴的尾端,还得再建造一个大约可以产生0.4g重力的直径180米左右的旋转重力装置。
所以,新的天工空间站的主体由三个旋转重力舱段和一根长达200米的主轴组成,大约可以供应150人在空间站上面生活。
旋转重力舱主要用于提供航天员的休息和日常生活,这也是为了让这些航天员可以长期待在外太空,而不至于大量流逝骨质中的钙元素。
毕竟,人体在外太空待的时间太长的话,还是会影响身体的各项机能。
尽管,这些旋转重力装置只能产生一半左右的蓝星标准重力。
但是,这也远比太空中接近零重力的状态好很多。
再有,旋转重力舱中肯定会配备一些锻炼的设备。
这也的话,航天员在外太空每天保持一定的锻炼量。
然后只要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一直待在旋转重力舱中。
这样的话,航天员完全可以长期的在外太空驻守,而不用担心身体钙质流失。
除了用于休息的旋转重力装置以外,各国的实验舱都将连接在旋转重力舱之间的主轴上。
而原本兔子公布天工空间站的时候并没有公布要即将建造的空间站具备造旋转重力舱段,而是打算当开始建设之后再找合适的机会的再来公布。
但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加入,不得不把这一计划提前暴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