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天帝六年过的有些慌乱,从上到下都忙的脚不沾地。
李元喆推动的改革全面铺开,各地的衙门重建工作忙的朝廷上下鸡飞狗跳。
官员的考核让和官员的升降认命让吏部的官员跑断了腿、熬秃了头,杜如晦都给累倒了还在未来城的医院病床上办公,房玄龄因为连续加班四个月没回家,母老虎房夫人及其彪悍表示,老房要是再不回家就要和他和离,李元喆深知这个女人惹不起,强制给老房放了个假才对付过去。
一直被闲置的长孙无忌被启用,进入吏部担任侍郎,马周和狄知逊也进入了吏部担任要职,有了这三个年轻力壮的生力军加入,吏部的压力才有了缓解。
一向是冷板的集中的工部和礼部也很忙。
工部尚书武士彠带着一群工部的官员和未来城的工程师把京畿道、河东道、河北道和河南道跑了个边,督促各地的水利设施修建和长安到洛阳铁路的铺设工作,最终因为积劳成疾到未来城和老杜当病友去了。
老武这一病可把李元喆吓得不轻,虽然不是一个世界,小武还是很关心她这个老子的,为了与小武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李元喆让老武当了光禄大夫,劳碌命的工部尚书由闫立德来担任,在将作监当了十几年大匠的老闫从从六品上的中层官员一跃成为一部尚书,升官速度堪称是坐火箭,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礼部现在执掌大唐的教育工作,李元喆对教育的重视让一向存在感不高的礼部涅槃重生,成为了真正的实权部门。
相应的,礼部的地位提升,要负责全国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工作,工作量暴增,但是礼部的清贵大人们哪里能做的了实际的工作?
没办法之下,礼部尚书戴胄灵机一动,把一直负责大唐第一技术学院的李纲和袁天罡给请了出来,还从未来城的结业生中引进了一批年轻人,终于是让礼部能正式履行自己的职责了。
虽然是解决了问题,可礼部这下子也丢了面子,还没抖多久的威风就安分下来,老老实实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刑部的工作也不轻松,随着大唐的发展,商业渐渐兴盛,行政区划重新划分,移民增多,西域和突厥人口融入大袄内地等等情况的出现,大唐的律法出现了滞后,刑部需要与三省、大理寺一起重新修缮大唐的律法。
大唐最好最顶尖的法律专家汇集在刑部没日没夜的查漏补缺,每一条律法条文都要反复斟酌、讨论,在枯燥的法条制定过程中,不知道又有多少秀发离家而去。
兵部的忙碌程度应该是六部中仅次于吏部的。
一五计划中军事改革是重点,李元喆看似放权不管,任由兵部施为,可却一直盯着他们,所以兵部的大佬们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引起皇帝的猜忌。而且因为国防的特殊性,大面积的编制调整和武器换装、训练工作必须小心进行,退役士兵的安置也是个大问题,异族士兵的入伍同样困扰着他们。
整编上束手束脚,一帮军汉又不擅长一些细致的工作,导致的结果就是兵部上下累成狗,工作进度却是让人失望,一直到年底连三分之一的任务都没有完成,可谓是出力不讨好。
兵部上上下下心里苦的一批还不敢说出来,只能慢慢的磨合,什么时候能完成军事上的调整和改革谁心里都没底。
在其他部门都忙的脚不沾地或鸡飞狗跳的时候,民部显得及其的淡定,与其他部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天帝六年的财政计划早就做好了,民部只需要按计划给各部拨款就好,军方的事情他们也插不上手,内河司的人事安排不归民部管,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他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就连今年的救灾赈济工作也是几封电报就搞定了。
各地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哪里受灾就让哪里的粮仓赈济,民部最多是出面采购一些生活物资后外包给大唐商行下属的运输队送到灾区去,由于民部的事情不多,工作效率又高,还有余力让自己的吏员和会计去支援其他部门的工作,因此获得了不少部门的好评。
用萧瑀的话说,天帝六年式他从政几十年来过的最轻松的一年。
他这一句话把民部吏员和会计们给民部积攒起来的好口碑一下子全给败光了。
这就是得瑟的代价。
萧瑀用自己的教训警示的大家:稳住别浪!
朝廷忙,民间也没闲着。
李元喆无情的将大家从虚假的感觉中拖出来,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到最求更好的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