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开设棉纺厂?”
潘越回道:“一来北方人还不习惯种植棉花,仅靠南方那点产量,勉强够军队所需无法外售。”
“二来就算北方百姓种植棉花,习惯自给自足的他们也会选择自己纺织而不会花钱购买棉布。”
文易更是高兴,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当然知道,是故意问潘越。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惯性,东西再便宜那也是要花钱的,我自己可以动手做就不会花这个冤枉钱。
除非能给广大百姓找到更好的挣钱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纺织是赔钱的。
但短期内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想激活商业,必须要搞百姓们自己没有办法生产但又必需的东西。
比如罐头,比如钟表,比如羊毛制品。
以后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比如正在研究中已经有了雏形的缝纫机,比如已经研究出来但缺少橡胶当轮胎的自行车。
了解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三转一响的威力,那‘一响’暂时没办法,三转是可以搞出来的。
自行车也可以先放一放,缝纫机和钟表完全不是问题。
之前为了割中原大户的韭菜,他们把钟表的价格定的很高。现在就没必要了,国内钟表价格可以压低到百姓能消费得起的程度。
当然,对外贸易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价格了。
至于为什么要由国家来主导修建这些工厂,只能说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源发展国家,眼下这些工厂还是掌握在国家手里比较好。
至于私人企业,等有一定工业基础再放开也不迟。
说到企业就要考虑到税收的问题,他目光转向梁贤说道:“税务部组建的如何了?”
梁贤是新组建的税务部尚书,他起身回道:“税务系统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现在正在加紧培训基层吏员,不耽误明年夏收。”
文易不悦的道:“我们的正税就只有地税一种,要是为了收地税何必花费那么大的功夫组建商务部?商税、车船税、矿税等才是最主要的。”
“就算是国家的船、矿、工厂该交的税也要一分不能少的收上来,还有民间交易也同样要收税。但为了繁荣商业,也为了方便百姓,税收的起征点一定要设定好。”
“百姓自家鸡下的十个八个鸡蛋拿到街上去买就不能收税,渔民家三五米长的小渔船也不用收什么车船税。”
“但要是卖百八十个鸡蛋就应该收税,三五十米长的大船也要收税……这其中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太宽松了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太严格了就是盘剥百姓。”
“你们要先把各种税收的起征点搞清楚,然后再想办法如何把这些税收上来,防止有人偷税漏税。这里面的学问很大,你们要学的还多着呢。”
梁贤有些羞愧的道:“是,臣一定好好做。”
文易想了想道:“这样吧,把吴隐之调到你那里当侍郎,给你分担一些压力。再从商务部抽调一部分能手,让他们帮忙制定个标准出来。”
“我给你一年的时间,明年的这个时候,必须拿出完整的征税标准出来。”
至于明年的商税怎么办……自然是不征。
商业就像是种韭菜,长高了肥了才好去收割。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也征不到多少商税,还不如彻底不征。
零税收,再加上一定的鼓励,对商业的繁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等商业稍稍发展起来了,再介入征税才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