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声音,尤其是在学术上更加不可能,即便文易是国君都没办法强行扭转所有人的想法。
反对《革新论》的人非常多,甚至比反对《权与责》的人都要多。
面对反对者,文易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开心,并下令让报社刊登反对者里面比较经典的文章。
甚至他还主动接见了反对派中的精英,和对方进行辩论,然后鼓励对方把反对的理由汇总成书。
他并不是精分了,而是出于求稳才这么做的。
从学者的角度来看,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异己者都给弄死,让自己的思想成为绝对主流。
但从一个君主,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他需要这个世界保持不同的声音存在。
原因很简单,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正确的,他写的这部书也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容易被野心家给利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这种思想寻找一种反对的声音,用反对者给这股狂热降降温。
让改革派保持清醒的理智,让野心家无所遁形。
但反对者必须要有理有据才行,不能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
总之,今年下半年唐国都在围绕着这部书打转,而随着宣传和辩论,这本书的思想也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纷纷扰扰又是一年,总体来说唐国可谓是风调雨顺。
户部尚书吴仪骄傲的宣布,唐国百姓家家皆有三年以上余粮,家家都有余钱,每一家都有至少一套家具。
普通人亦有两件没有补丁的衣物,能穿的起丝绸制作的衣服……富裕程度已远超汉文帝时期。
甚至可以说,唐国之富裕达到了历朝历代的新高。会不会有后来者不知道,但绝对是空前的。
商务部尚书金如山汇报了商业情况,国内商税收入再创新高,但大头还是对外贸易。
盈利按照千万缗来计算的,尤其是年底的时候推出的新商品钟表,短短两个月就贡献了一百五十万缗利润。
而且他们已经打通了去往天竺的商路,明年对外贸易的利润能超过两千万缗。
这个数据超过了所有国家的总和,说一句富甲天下绝对不带一点水分。
但唐国花钱也很厉害,为了把更多的开元通宝花出去,他们也是敞开了购买各种商品。
丝绸绢帛、棉花、猪鬃、桐油、药材、牛羊等等。
嗯,印度棉花早在先秦时期就经由缅甸传入了云南地区,《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翻译过来就是,东南沿海的一个藩属国向夏商王朝进贡一种叫织贝的棉布。
前世,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先秦船棺墓中,就曾出土有棉布残片。
不过此时棉花只在云南、四川、岭南有少量种植,文易建立唐国后大量收购。
现在宁州爨氏、岭南俚人都扩大了棉花种植面积,产品主要卖给唐国。
国子监监正周启则报告称国子监本次改革完成,已经初步建立了蒙学、中学、大学三级学院体系。
同时,全国十岁到三十岁人群已经全部完成扫盲,四十岁到五十岁识字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该数据仅针对定居超过两年的居民)。
工部尚书张鸿也不甘人后,宣布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九百吨,明年初就能突破千吨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