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自不会直截了当的说出他的顾虑。
而是先顺着胡玥跟厉荷嫀的话,说了一下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看法。
很明确的表示,从他个人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内,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产业。
现在进入这些高新产业,提前布局,时机正好。
他个人是极力建议东来投资这些产业。
将这些产业引入高新区,他也是赞成的。
但前提是,得综合考虑当前云城的一些现实情况。
云城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
首先说高新区那边,一片荒芜。
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
连最起码的公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都没有。
怎么引进高新产业?
种下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梧桐树都没种下,金凤凰来了睡鸡窝吗?
还有,一个新区想要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得有人气。
得有人愿意去。
去买房,去工作,去生活。
李志刚知道盛海要在那里建一座城。
可说到底,没有产业支持,只是孤零零的建一座城,除了一帮投机分子,谁会跑那里买房?
别的不说,住在高新区,在市区上班,光是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就得好几个小时吧?
也别提什么地铁,等地铁修好,那估计得十年以后了。
所以,当下对高新区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升那里的人气,得把人主动引到那里去。
怎么引?
就得把这些大工厂搬过去。
一个大工厂,少的有上千员工,多的有几万员工。
搬十个工厂过去,光是员工,差不多就得十几万吧?
再算上员工的家属,二三十万人口。
高新区的人气是不是就起来了?
盛海建的那个城,房子是不是也更好卖了?
关键是,人气起来之后,各项配套设施成熟了,这个时候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是不是更好一点?
其次还有一点,就是市区这边的现状了。
不得不说,这些大工厂在市区,占据了大片的土地,现在看还都是些黄金地段。
那么好的地段,被这些大工厂给占据着,太浪费了,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空间发展。
所以这些大工厂必须搬。
往哪里搬?
乡下?郊区?甚至邻市?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就是高新区。
然后,李志刚又看着厉荷嫀,语重心长的说:“厉院长说,要趁此机会,把这些大工厂都给甩掉,或是关门,或是整改,来一个彻彻底底的大革新,让云城轻装上阵。可现实是,哪有说的那么容易啊?别的不说,光那几十万的员工,怎么安置?难不成,直接辞退,官府不管不顾了吗?那成什么了?咱们的官府,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那些好看的数据,说到底,还是为咱们老百姓服务的。咱们作为学者,又是官府的顾问,那咱们在提建议的时候,就得为百姓负责,为历史负责,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看问题不能理想化,更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民生建设。”
李志刚的这番话,说的很是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以至于,有那么一刻,李东都觉得,李志刚好像说的也有点道理。
但是,厉荷嫀这位经济学教授,可不是徒有虚名。
而且在高新区这个问题上,厉荷嫀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的,李志刚说的这些问题,她都考虑过了。
甚至,这些问题,也不算是李志刚提出来的,而是罗庚良他们那些人提出来的。
之前的几次论证会上,罗庚良他们便是用这些理由,来佐证他们要将工厂都搬到高新区的观点是正确的。
至于背后的真实原因,大家都清楚。
就是罗庚良、魏晓鹏他们那些人,盯上那几家工厂的地皮了。
那些工厂占据的可都是黄金地段啊。
面积还一个比一个大。
都是几百亩上千亩那种的。
把工厂迁走,把地皮腾出来,开发建设成其他项目,他们就能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至于说那些工厂搬到高新区会怎样,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反正高新区又不归他们管。
背后的这些原因,李志刚不可能不清楚。
可他还拿这些理由来搪塞。
显然,他还是打算继续打太极。
厉荷嫀当场就反驳道,不要把工厂的问题和高新区的问题混为一谈。
这是不相干的两个问题。
工厂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高新区这边,也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把工厂搬到高新区,短期来看,市区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这等于是把问题扔给了高新区。
就那些工厂,一个个都半死不活的,一年到头,那业绩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要不是官府的各种补贴,那一个个还能撑到现在?
把这些工厂搬到高新区去,干什么?
这是把高新区当成收容站了还是养老院了?
这些工厂的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远远不是搬到高新区就能解决的。
那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标都没治。
至于说靠着那几个工厂提升高新区的人气,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无稽之谈。
那些工厂的员工,大多都在市区安家,一家老小都在市区工作、生活,孩子也在市区上学。
让人家都跟着工厂迁过来?
这不是折腾人吗?
这哪里是为百姓着想啊。
何况,工厂搬迁,哪里是说搬就能搬的。
三年五年能搬完就相当不错了。
三五年的时间,高新区这里,难不成一直这么耗着,不发展了?
最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就这几年,不赶快抓住这几年的时间,尽快引进,大力发展,等拖到后边,哪还有云城的份?
所以眼下当务之急,一则是尽快的建设高新区的相关配套设施,该修路修路,该建桥建桥,决不能耽搁起来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