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我家大赞普之命,特向大唐皇帝陛下献上第二件贡品,还请陛下笑纳!”
扎桑布又拿过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一些羊皮卷,上面写满了文字,不是吐蕃文,而是汉文。
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吐蕃人根据佛家梵文,创建出了自己的民族文字,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音位文字,与博大精深的汉字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因此上,吐蕃上层的大贵族、大领主们,平时很少使用本民族文字,反而纷纷以学习、书写汉字为荣耀,还经常派遣子弟来长安城,学习汉家的典籍文化。
不过嘛,吐蕃人还没学会造纸术,只能把文字写在羊皮、牛皮,或者木片上。
问题是,这些羊皮卷上写的什么,竟然拿来做贡品?
“启禀皇帝陛下,这是我吐蕃战神—论钦陵遗留的一部兵书,名曰《常胜韬略》,共计二十二卷,其内容博大精深,堪称是兵家无上宝典;前段时间,论钦陵一脉子孙将这本兵书、进献给了我家大赞普,大赞普看过之后十分喜欢,特意命人抄写了一份,与大唐皇帝陛下共享!”
“哗!”
大殿内一阵大哗,李隆基和文武群臣又一次变了脸色,而且比上次厉害多了,不为别的,就为‘论钦陵’三个字。
那是数十年前,大名鼎鼎的吐蕃战神,文武双全、善于用兵,曾经多次打败大唐军队,就连一代名将薛仁贵、都在论钦陵手中吃过大亏,被打的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不客气的说,当时在大唐境内,只要提起‘论钦陵’三个字,有止小儿夜哭的奇效。
幸好则天女皇施展反间计,借着吐蕃人的手除掉了论钦陵,否则大唐西部的领土怕是一点也剩不下了。
没想到,这位逝世多年的吐蕃战神,竟然留下了一部兵书,更没想到吐蕃大赞普、竟然派使者把这部兵书送来了,这不是赤裸裸的挑衅吗,这就相当于送来一份战书啊!
“昔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地变化,不可先传。
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然则兵非所乐,胜非所利,是故乐兵者必亡,利胜者必辱也……”
或许觉得挑衅的还不够,扎桑布竟然站在大殿上,展开了羊皮卷,当众朗读了起来。
大唐君臣没有办法,只能安心静听了。
论钦陵写的这部兵书,明显有汉家典籍的影子,而且很多地方借鉴了《孙子兵法》。
可是不得不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部兵书不仅吸收了《孙子兵法》的精华,而且对政治、经济、军事三者之间关系,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在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
能写出这样一部兵书,能拥有如此高屋建瓴的战略意识,难道论钦陵能够纵横驰骋、常胜不败呢。
一代人杰啊!
扎桑布一口气读完了《常胜韬略》,而后装回木盒中,交给了一名小宦官。
小宦官交给高力士,后者再放到了御案之上!
看者眼前的兵书,李隆基真有一种吞了苍蝇的感觉,恶心的不要不要的。
大唐帝国,文化鼎盛,经常赐予周围的属国、部落们一些诗书典籍,谓之曰:‘教化蛮夷,开启智慧。’
比如文成公主和亲之时,就从大唐带去了大量的儒家、佛家经典,在雪域高原上传播,当时吐蕃人欢呼雀跃、就像得了天书一般的高兴。
现在反过来了,吐蕃人送书给大唐,送的还是一部兵书,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
怎么办,如何把这份脸面争回来?
李隆基一时间没有办法,只好看了看文武群臣。
文武群臣也没有办法,只好集体扭过头,看了看站在队尾的李昭!
李昭:……
什么情况,合算就指望着我一个人啊?
罢了,事关国家颜面、民族荣誉,自己只能往上冲了,可是用什么办法呢?
李昭拍了拍小肚子,让里面的坏水沸腾起来,很快涌出一个不错的办法,具体来说十二个字: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意打定,李昭上前一步:“启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说。”
“遵旨,据臣所知,刚才扎桑布使者念诵的兵法,并非出自论钦陵之手,也不见什么《常胜韬略》,而是我汉家一位无名高人的遗作,名曰《武穆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