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明祀 > 100、危机四伏解难题、本末之事先固本(三更)

100、危机四伏解难题、本末之事先固本(三更)

而发放宫女、宦官回乡,诏命复乡学、社学等事,漏泽园这些,只能暂且依照弘治、正德年间旧制,待朝廷有余力之时再行整改。

盖宫女、宦官多数幼时被卖,自小进入宫中,回乡之后无一余力安生立民,朝廷又不能为其安家,如此放还绝非好事。

而社学、乡学,诚然为太祖旧制,可实际而言,国初百姓人人有田,虽然需要缴纳赋税,但尚可图温饱。

藉此五口之家,有一二人勉强可以入学,并非遥不可及之事。可如今赋税太重,百姓田少,忙于耕种,而且乡学、社学多地废弃已久,私学遍地都是,即使敕命地方修葺乡学、社学,臣以为也不会有人入学。

是故《论语·学而》有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是如此也!”

杨廷和所认同可以继续施行者,多为花钱不多之事,至于发放宫人还乡、恢复乡学社学,他则并不苟同,认为可暂时留下。

其中两个问题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花费太大,二是因为兼并土地,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无论是安置放还宫人,还是重新修葺学校。

前者长居宫中,家乡早已没有田产,所谓无田产者,无恒心,如果朝廷不进行妥善安定,最终不是饿死,就是变成乞儿。

可朝廷若是恩养,那与放不放出皇宫有何区别?

甚至在宫内,这些人还可以服侍天家,尚有一丝利用价值。

而放还,不但无须做事,需要朝廷供养,世上岂有这等好事?

后者荒废已久,如果想要重新修葺,大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每县不说多,起码三个社学、乡学总要。

算他一个社学、乡学重新修葺,五两银子,然后请老师、刊印书本,每年总需五两银子,一年下来是多少?

再加上漏泽园、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无一不是需要花费巨资,方能重启旧制。

但所耗钱财,无人敢算。

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即是如此。

如果连果腹问题都无法解决,又何谈有时间其他?

就拿读书来说,在普罗大众看来,就算读书破万卷,可却无法立刻变成粮米,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空而已。

多数百姓没有那么远大理想,更没有那么长远见识,空空如也的肚子,告诉他们再好的东西,也比不了能将肚子填饱。

吃饭是本,知识是末,本末不可导致。

这也是为何《三字经》会从《论语·学而》衍生出“有余力,则学文!”之句。

盖因大众本质最低要求——吃饭!

能不能吃饱,日后过得如何,暂且无心去想,但眼前必须能够保证不饿死。

明朝乡学、社学之所以废弛,这便是其中原因之一。

哪怕地方官府再如何倡导文风,鼓励百姓习文,但止不住百姓不愿意进学。

而且官府不敢强迫。

因为若是少了一个劳动力,生产何人来做?

一旦少了劳动力,那赋税如何交付?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且官府也不想去多心管,固然文风关系政绩,但是赋税才是政绩考核的根本。

如果赋税能缴纳完毕,即是本地十年不出一个秀才,又能如何?

充其量就是提督学校官,在参上一本“某人治地一方,文风凋敝”云云。

推荐阅读: 以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 [网配]原来大神是个受 重生之兄有弟攻 不要不要放开我 这坑爹的人参 大着肚子奔小康 修仙道之——躲不掉的孽缘 不能动 运动裤下的秘密 尘慾香,夜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