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是美好的,计策也是不错的,结果却令李世民和独孤武都不大高兴。
因为在李世民等人回神之后,独孤武跟杜如晦说这个法子献上去肯定有功劳,让杜如晦出笔银子,然后被李世民给教训了一顿,教训独孤武只知钱财却不知为国效力,有好法子不知道早点献上朝堂。
天地良心,他独孤武只是一个乡野小民,连长安城的城门朝哪儿开的都不知道,就算他想要献上好办法,也没有门路啊。
不过这种抱怨的话不好与李世民多讲,万一李世民觉得自己有才干,非要给自己封个官儿当当怎么办?
帮着出出主意还行,让自己做官还是算了。
朝堂那地方水太深,独孤武可不想涉足其中,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淹死。
商场与官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个简单地道理独孤武在明白不过,他没自负到在官场也能混得如鱼得水。
现在的相处方式就很好,李世民陪着爱妻吃过饭后,领着从杜如晦手中拿到记载办法的韩仲良回宫商议,独孤武、杜如晦和背着粮食王智三人出酒楼回独孤武家。
大家只当萍水相逢一场,了不起就是大家共同商议了一次如何解决山东的旱灾。
出酒楼后不久,赶上了胡大叔的儿子赶着驴车从面前路过,独孤武开口便喊道:“胡大哥,你这是送了货回家啊。”
“二郎。”胡家大哥亲切地招呼了一句,叹道:“刚送了货,不过不回家,还得下乡去,今日都跑好几次了。”
胡家储备的鸡鸭鹅不多,都靠着平日里下乡购买供给给县里的酒楼和富庶人家,泾阳县一连下了十几日的大雨,胡家的储备早没了。
今天天气好,胡家全家老老少少都忙着送货和下乡采买备货,今年这鬼天气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起暴雨。
“胡大哥,你去不去王家庄啊?”
怕胡家大哥不清楚具体的地方,独孤武补充道:“就是便桥对岸,向东两里处的王家庄?”
胡大哥想了想了,点点头,问道:“二郎去陈家庄有事?”
两人口中的地点不统一,但地方是一个地方。
在武德九年之前,现在的王家庄便叫陈家庄。
突厥南下时,陈家庄的庄主一家老小满门被杀的干干净净,庄子里的庄户要不就是被杀了,要不就是被突厥人俘虏走了。
陈家庄被收归了国有,正阳村的百姓搬迁过去之后,县里考虑到正阳村的百姓大多姓王,也就改了庄子的名字,叫王家庄。
像胡家这种时常下乡收购货物的人家,都习惯了称呼以往的名字,一时间难以改口。
同一个地方称呼不同,独孤武是知道的,他听王智说其过这件事。
当初王智回村两人闲聊,王智说正阳村的名字不好,独孤武好奇问他为什么说正阳村的名字不好,王智便说村外都叫某某庄不叫村,说正阳村应该改叫正阳庄。
因为这个闲聊,独孤武也就和王智聊了聊王家庄的情况。
在王智的脑子里,天下所有的村子都叫某某庄,独树一格的正阳村便不是个好名字。
“我不去。”独孤武摇摇头,指了下王智,笑道:“这是我兄弟王智,他家就在王家庄,他准备要回家······”
话没有说完,胡大哥笑道:“二郎,你兄弟便是我兄弟,你让他上来,我送他回去,绕不了多远的路。”
“谢过胡大哥,你看这车马费要多少钱?”独孤武客气地问道。
胡家老大不高兴了:“二郎,你说得这叫什么话,送段路而已,你跟俺提钱作甚?”
“那就谢过胡大哥了。”独孤武抱拳答谢,叫王智上车,目送王智搭乘胡家驴车离去后,才带着杜如晦回家。
准确的说,两人也没回家,而是去了宣花坊买菜。
十几日的大雨,冲刷掉了宣花坊许多臭味,却未能冲刷到宣花坊的嘈杂,今日反倒越发嘈杂,以前这个时辰,宣花坊其实是有些宁静的,一般都是在早晨时分和傍晚时分才会很嘈杂。
清晨,泾阳县的酒楼小二,泾阳县商户家的仆从,县里的一般人家都会早早便来买菜。
傍晚,泾阳县的穷苦人家会来宣花坊买菜,或者捡一些富贵人家的仆从丢弃的烂菜叶,与没有卖完菜的小贩讨价还价,为一文钱争个面红耳赤。
午后其实没有人来,整个宣花坊只有商贩们偶尔吹上两句牛。
不过,一连十几日的暴雨,让宣花坊热闹了起来,富裕人家的仆从,酒楼的小二,寻常的百姓摩肩接踵,嘈杂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嘈杂声中还参杂着几许童子的哭声。
挤过拥挤的人群,走到摊贩面前还没说话,便听到摊贩热情的喊着:“二郎来买菜啊,俺估摸着下了十几日的雨,你家肯定也没菜了,俺都给你留着好的咧。”
“谢谢三婶。”
“二郎,俺这里也给你留着咧。”隔壁的摊贩笑道。
“谢谢陈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