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小瞧了而已,正好能避免这个话题。
独孤武能看懂韩仲良的小觑之心,杜如晦自然也能看懂,所以杜如晦有些不太高兴看了眼韩仲良,望着独孤武笑道:“二郎,你可否知晓山东近来大旱。”
独孤武“嗯”了一声,叹道:“今日与王智去买粮,粮价涨了不少,听说了一些。”
下意识的回答完,独孤武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骂自己一句让你嘴贱。
“山东大旱,百姓凄苦······”
“停。”
独孤武连忙打断了杜如晦的话:“这些事不用跟我说,你应该找当今陛下,找朝中大臣,我只是一个乡野小子,山东大旱的事,你跟我说没用。”
“二郎,可曾记得你去年才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
独孤武不说话,这特么当时就是找了敷衍老爹的借口啊,现在当着户部尚书的面,他真不好意思说真实的缘由。
听到杜如晦这句话,韩仲良诧异的看了眼独孤武,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看着独孤武的背影有些心惊,这样的话竟是出自一个乡野少年口中?
沉默了好一会,独孤武望着杜如晦诧异道:“我说老杜,你一个兵部的官儿,能管这么多干啥,山东大旱有陛下,有朝中三省六部的大员,轮也轮不到你一个兵部的官员吧,你又不是你本家兄弟。”
杜如晦张嘴,还没说出一个字,就听独孤武叹道:“也是,你是好官儿,现如今与你一般的好官儿不多了。”
杜如晦替整个天下的官员辩解了一句:“二郎,大唐非前隋,大唐天下的官员都是不错的。”
其他官员好不好,独孤武不清楚。
反正他见过的官员之中,也就一个杜如晦和牛进达,他觉得还不错,至于其他人,他不做评价。
独孤武摇手道:“天下官员好不好,你别跟我说,要说去跟当今陛下说,跟朝堂大员们说,我就是一个乡野少年,你跟我说没用。
你也知道我的理想,安安稳稳不愁吃喝的过一生是我的追求。
说实话,山东离我太远,山东大旱与我没什么关系,影响不了我,我也没有办法解决这种问题,这种问题乃是陛下与朝堂大员们该解决的事。
而且作为朋友我劝你一句,山东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世家云集之地,你不是你本家兄弟杜如晦,你现在可没资格和他们掰手腕。
若是一着不慎,就算你是京兆杜家子弟,你以为你就能抗住山东士族的压力?”
独孤武叹了口气:“不可能的,我劝你还是离这件事远一点,山东那地方不是你能插手的。”
听到独孤武这番话,李世民心中大怒,却又无可奈何的长叹了口气,一句话也没说,山东士族是帮着老李家打下天下的重要力量,但现在这股力量太大了,大到他李世民心中忌惮,却无从下手。
韩仲良再次更新了对独孤武的认知,能说出这番话,便证明眼前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本事,看来是自己小瞧了。
杜如晦笑了,他了解独孤武,独孤武能这样说,便证明独孤有没有良策不好说,至少是有想法的,甚至可能已经有了办法。
“二郎,既然你已有想法,不妨说出来,我们商议商议嘛。”
“我说你怎么如此死脑筋,我都说了,你不是你本家兄弟,以你现在的地位别插手山东之事,我是为你好,别只想着挣功绩,若是得罪了山东士族,你连命都有可能没了。”独孤武有些生气了。
“若是,我说我就是杜如晦呢?”
撒了一个谎就要用另一个谎话去圆,然后用无数谎话接着圆回来,杜如晦觉得自己现在该坦白身份了。
不是因为谎言圆不下去,而是他现在十全十意的把独孤武当成了好友,虽长久不见,但感情却渐渐升温,在继续欺瞒下去有违道义。
当然,也不是说之前没把独孤武视为好友,只是不免带着一些功利心的,就像当初独孤武对待杜如晦一样,当初独孤武在酒楼外给杜如晦钱,后来把制盐的法子半卖半送的给杜如晦。
说好听点叫做维系感情,说难听点,独孤武其实是想着找个不错的大树好乘凉,只不过杜如晦比独孤武的地位高,心思不同罢了。
独孤武是人才,在杜如晦眼中是人才,而且在将来会成为国之栋梁的人才,他杜如晦总有死去的那一天,独孤武将来便是照看杜家最好的人选。
想的有些太远,但杜如晦此前确实是那么想的,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就是因为年长者考虑事情未必全面,却很长远。
独孤武怔怔的望着杜如晦,嘴巴张的老大,不知过了多久才闭合上,惊讶的问道:“你真是杜如晦?”
“不错,我是杜如晦。”
杜如晦肯定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