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葬元 > 第897、898节 唐军重骑,出击!
推荐阅读:

第897、898节 唐军重骑,出击!

第一批渡过黄河的百姓,都是黄河沿线的汉人。仅仅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河北、鲁北、河东这三地,就有近百万人渡过黄河。

等到他们渡过黄河,顿时都呆住了。

黄河南岸都处都是兵马,可谓严阵以待。可与此同时,也到处都是巨大的横幅,写着:欢迎归唐。

除此之外,就是人气腾腾的粥棚。从各地紧急调集的民兵和警士,此时不但要负责位置秩序,还要负责施粥。

后方,一车车的米粮、衣物、木柴,正流水般运来,络绎不绝。

黄河沿线的州郡官府,郡守和县令这些主官全部亲自到场。准备接受流民。

不知道多少宪兵和侍卫,骑马在南岸巡视,监督检查流民接纳情况。

“大唐在欢迎俺们!走,快走啊!”极少数识字的人立刻大声喊道。

“大唐万岁!”

“官家万岁啊!”

流民们一颗忐忑的心顿时落下,人人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见到他们靠近,民兵和警士们立刻下堤,引导流民上岸。

流民都不傻,见状哪里不知道大唐早就做好了接纳他们的准备?不知道多少人感动的当场哭泣。

人比人得死,这朝廷比朝廷,何尝不是如此?

早就听说大唐圣人仁慈爱民,这是真的啊!

“到大唐了!到大唐了!”

“爹,娘!俺们到了,到大唐了啊!”

此时,渡河的百姓见到迎接的大唐军民,不禁泪洒衣襟,如同受到欺负的孩子遇见父母。很多人甚至嚎啕大哭。直到此时,他们才彻底踏实了。

南下,果然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大唐没有抛弃他们,圣天子仍然记得他们也是汉人。

一时间,千里黄河哭声震天。

迎接的大唐军民官员,见状也都不胜唏嘘。

接着,流民通过岸上临时设置的通道上岸,每通过一人,就立刻报出籍贯,然后送到对口的官员那里。

岸上后方,成为一个巨大的流民集散地。

人流井然有序的上岸,一伙一伙的在后方集合,喝了粥就被归入对口的郡县,由民兵负责带走。

等到了县中,在分发各乡各村,安排在早就腾出的屋子。

一切都如同后世的赈灾流水作业,有条不紊。

唐廷的高效率,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流民一上岸,就通过流程被安排运转,直到送到最后落户的村。人一来到村,立刻落户,乡村公所同时就来登记临时户口。

当然,为了统筹安排,越近的流民,安排的越往南。越远的流民,安排的位置越靠近黄河。

第一天人数最多,达到上百万人,第二天开始,人数就降到五六十万,第三天,降到四五十万。

三天时间,关中、河南、齐鲁三地,两千里黄河线上,接纳的流民达到两百万人!

唐廷动员起来接纳流民的军民官吏,超过百万!

皇权下乡,掌控基层的威力,再一次体现出来。这个时代,也只有唐廷有能力办这件大事。

而北岸的元军,见到唐军并没有阻止流民过河,不禁都是放心了。

此举目的之一,乃是耗空南唐国力。南唐既然捏着鼻子接纳流民,那大汗也没有白费心一场。

不得不说,河朔汉人的雪季大南迁,充分体现了汉人的风貌。或许他们面对胡人的反抗不足,可是面对自然和困境,他们的坚韧顽强就彰显无余。

他们以家族和村社为单位,报团取暖,相互帮助。就是仅有的粮食、物资、车马,也由族长和村老分配,竟然能在南迁中安排的有条不紊。

赶路途中,会轮流分派人手在沿途负责寻找夜宿之地,生火取暖。为了便于赶路,他们还沿着被前面百姓踩的结实无比的路面前行,免去了在齐膝积雪中跋涉之苦。

似乎又回到五六千年前,华夏先民在部落首领的率领下,随河流四处迁移的时代。

这一幕,连元军也意料不到。

元军原本以为,如此冰天雪地,汉人仓促南迁,必定乱成一团,相互抢劫,冻死饿死很多人。

谁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流民每一伙都有主心骨,甚至伙与伙之间要么合流,要么结成联盟。

短短几天下来,流民队伍就秩序井然。倘若有人乘机作奸犯科,族长就举着携带的祖宗牌位,就在路上开族会,家法族规处置。

这一切,甚至让蒙古铁骑也不禁肃然起敬。

汉人,终究不好惹。

井然的秩序和合理的安排,加上元廷发达的驿道体系,使得流民能够以每日七八十里的速度南下,凌而不乱。

哪怕是幽云地区的汉人,半个月内也能过黄河。

而此时的雍州陇右,再次爆发了大战。

甘凉元军主力,趁着几十万甘肃汉人渡河之机,终于集中十几万大军,从兰州对唐军发起了进攻。

陇右唐军虽然提前好几天接到特务的情报,做好了相应准备,可只有五万守军,根本无法在黄河防线上拦截以流民为肉盾渡河的元军甘凉重兵集团。

这种情况下,就算唐军愿意射杀流民,阻止其过河,也无济于事。因为流民实在太多,只会成为元军的盾牌,消耗唐军的火药、羽箭、体力。

而流民在十几万元军的驱逐下,也很难往回逃。

幸好,黄河虽然冰很厚,可是元军以骑兵为主,数量又多,不敢集中渡江,不然共振之下,那必定会使得冰面破碎。

所以元军骑兵只能分散渡河,这使得处于数量劣势的唐军得以在兰州之北十余里的地带稳住了阵脚。

元军虽然驱赶几十万流民为盾牌,成功的渡过了黄河,可却在黄河之南的皋兰山,遭到五万唐军的阻击。

唐军战史上有名的惨烈战例“皋兰之战”爆发了。

元廷甘凉重兵集团兵力高达十五万人,统帅是昔里别金。

这支元军,已经不是之前的甘凉元军了,而是从西域征调的。主要由西域回鹘人、秃厥人、以及沙陀人后裔组成,还有少量蒙古兵和汉兵,战力很强。

唐军统帅是武岩,副帅是唐牧和申花生,骑兵大将是耶律忠节。

皋兰之战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十几万元军分为三面围攻并不险要的皋兰山,唐军以火器轰击。

早就总结出对付唐军火器的元军,人人装备了能抵挡铅弹的木盾,又准备了大量盾车冲击唐军,下马作战。

如此一来,唐军杀伤力强大的火铳,作用就被极大遏制了。

铅弹就算击穿元军的木盾和盾车,也难以再射杀装备盔甲的元军。

只有火炮,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打退了元军的进攻。

元军统帅昔里别金,想出一个办法。他让汉军火器兵用盾车防护,靠近唐军防线,利用盾车的防护,对唐军发射火器,弥补火器射程威力远不如唐军的劣势。

这使得元军蹩脚的火器,也对唐军产生了威胁。

元军依仗人多势众,高喊着某某教的口号,以圣战之名疯狂的攻击唐军。

此时,以骑兵为主的元军,为了攻击皋兰山,几乎完全放弃了战马。事实上,这种战场地形,进攻方的骑兵也派不上多少用场。

双方大战数日,都是伤亡惨重。进攻方的元军伤亡更是唐军数倍。

腊月十四中午,元军凶狠的进攻终于暂歇。

皋兰山唐军防线,又沉寂下来。

“节帅。”副帅唐牧忧心忡忡,“数日大战,我军伤亡万余人,文太尉的援军,估计最少还要四五日才能到。我担心,皋兰山有失啊。”

武岩放下千里目,冷笑道:“元军虽是我军三倍,却只不过仗着木盾和盾车才敢连续硬攻。可是,木盾能够挡住的弹子,却挡不住火炮和骑兵。”

“骑兵?”唐牧眼睛一亮,顿时明白了。

耶律忠节也明白了,“节帅是要用骑兵,反击元军?”

武岩点头,“耶律将军,请将三千重骑兵集合起来,一万轻骑在后,等到元军再攻,就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哼,鞑子都知道我军火器难敌,却不知我军骑兵近战,同样天下无双!”

耶律忠节大笑,“节帅,趁着元军下马攻击,我军骑兵一出,必定当者披靡!”

耶律忠节说完,就下令骑兵整队。仅有的三千具装重骑,也在辅兵的协助下披上两层玄甲,连战马也披上盔甲面甲。

唐军重骑,主要是吐蕃人,羌人和党项人,也是唐军骑兵老兵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