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前几年,边关那几十万人,就是李神仙撒了许多豆子,又剪出不少的纸人,变成了天兵天将,夜里杀过去把那些贼人打败的。
四月初三。
东宫六卫率,六路人马整齐行动,陪着主帅李侍郎,出征塞外。
李世民亲自送到了长安城西三十三里处的凯旋山。
之所以送到这里,李世民觉得名字很好,是个好兆头,好开始。
看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走在官路上,李世民感慨万千;
“他的智慧确实不低,多年前他想要修路,方便四海调兵,五湖遣将,都是对的,如今咱们不说别的,只说这运送粮草上,就占据了大大的便宜,跟以前同等的粮草数目,现在能多吃不少天,皆因为路程减少,又好走,省吃俭用了好大一部分。”
“陛下圣明。”
李世民的话引来身边一百多个官员的赞美。
“要我说,还是陛下您有魄力,都是您的功劳。”
“哎……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了,李侍郎也有些功劳在里头。”
李世民是很得意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李钰也有那么一点点功劳,其他的都是我的。
“当然了,陛下说的对,李侍郎有些功劳的,可是没有陛下您的支持,臣可以肯定,再好的点子,都无法顺利进行,或许还要胎死腹中的份儿居多。”
“有道理,王侍中这话,正好也是我心里想说的。”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世民在一片祥和声中回了长安,这边十万大军不紧不慢的赶路,直到戌时过半才停下歇息。
李钰带着一群将军在军营中随意的走动着,观察着,一点点细节,都被他看在眼里,什么都不放过。
跟在李钰身边的有一堆道士,一群将军,还有李氏二房的护卫。
禁军林家的长老几乎全部出动,都陪伴在族长的身边,毕竟这是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战事。
李唐朝廷的兴旺成败,不算大事,但是李氏二房的族长的安危,可是很重要的。
况且这次牵扯太大,牵扯到了中原王朝的成败,这件事也非同小可,禁军林家很重视。
李唐输掉了事小,李氏二房安定的生存环境没有了,这才是重点。
所以历朝历代,朝廷遇到难处的时候,陇西李氏就要出兵相助了。
这一次也不例外。
生死存亡的时候,李世民向世家门阀求助,获得了五姓七望的支持。
五姓七望各自出兵相助,凑出来的兵马超过了十万,又出了个头。
这十万军,给李世民坚定了信念,给汉人吃了个定心丸,四海百姓都可以安心睡觉了。
四十万大军,开去北方边关,不论怎么说,都是叫汉人开心壮胆的事情。
就连皇帝李世民都很高兴,信心满满,因为他手下可调动的兵,从来没有这样多过,这还是第一次突破四十万兵马的数目。
不说李世民的信心满满,只说北路军统帅李钰,正在一处土坡下观看三个百人队各自搭建营房。
三个百人队的速度,错落有致,忙完之后站在营房前挺直了身子,接受三军统帅和将军们的检查。
李钰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说话的声音四平八稳;
“你们这一队的速度超过了本帅要求的时间,做的很好,值得嘉奖。”
听到统帅的话,被夸奖的一队,个个面色红润,在看旁边的功曹已经拿出了本册准备记录在案,这些人心里更踏实了。
历朝历代的军营,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如何行动得正,如何行动为错,奖励惩罚都有法度,当然不是能随便行动了。
随行的功曹打开本册后,对照了这个百人队的字号,然后禀报李钰;
“启禀大帅,此为东宫六率之右卫率旗下,中军第三路,丁字号百人队,今年已经得过了七个正字,又一横,算是右卫率一百三十个百人队里,头三个百人队第二名,百人皆卒,无兵。”
随着功曹的禀报,军营前的一百个兵卒骄傲的挺起胸膛。。
李钰点了点头,依然面无表情;
“难怪他们如此快速还规矩,原来是一百个卒!”
“回大帅,正是如此。”
“很好,我来问他们,其他人都闭紧嘴吧。”
“得令!”
“失锋阵有几个变化?”
李钰的话刚问出来,百人队前一个四十岁上下的老兵跨前一步,声音冰冷无情;
“启禀大帅,变化无常,可随局势变化,也可随阵地地形变化,更可以根据需要变化,没有定数。”
随口问一句的李钰,并没有想着兵卒能回答个什么标准答案,正要去评价第二个百人队的他,听到士兵的回应就定住了身子,有些诧异的看着冷酷无情的士兵。
“你是个士,你不是卒。”
“是的,不过属下觉得士和卒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把我算成兵也行,只要把将军令执行到位,名头不重要。”
“没错,确实不太重要,执行军令才是真正的重要地方,你说的话,我非常赞同。”
“不过嘛,也有一些用处的,比如一个老兵带领一个百人队,和一个猛卒带领完全是两个结果,再换成一个猛士带领,那就更不一样了。”
“你身上的杀气很浓,你手下的兄弟们,也都士气如虹,杀气冲天,这样的队伍就是猛虎下山,傲气冲天!”
“汉人有你们这种队伍,保家卫国,吃饭睡觉都能踏实的。”
“是。”
“大帅夸奖你,你不会好好说话吗?”
面对李钰的夸奖,猛士面不改色,也不阿谀奉承,李钰身后的一个将军着急了,举着马鞭就要抽打过来,被李钰身边的一个将军呵斥住了。
“老刘,你疯了,这在大帅当面,你怎好放肆!”
“先放你过去,给老子等着,夜里再说长短,回应大帅都不会谦虚几句,真是气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