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gaotongdz.com
字:
关灯 护眼
高瞳小说网 > 匡扶唐史 > 第38章 僻野山村来恶客(2)
推荐阅读:

第38章 僻野山村来恶客(2)

他的从军行七首,都是不俗,尤其是一、二、四、五四首

《从军行七首》之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常见的体裁——戍卒思亲,也就是守边的战士思念家乡的亲人。但是不同之处是不直接写戍卒思亲,而是戍卒在想象“亲思戍卒”,如此的彼此思念,盘旋往复。诗中的海风秋,是指青海湖上吹过来的秋风。

这首诗的画面感也是极强:在大漠上的设置了烽火台的边城足够孤独了,在孤独的烽火城之西,有一个百尺高的孤零零的边地戍楼,一名孤独的战士,在黄昏之际迎着秋风独自登临,登临之后却又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羌笛之声,吹奏的是乐府曲调关山月。这首表达征戍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成了让他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再也按捺不住刻意隐瞒起来的思念,自己还可以坚强的忍住不去思念故乡的她,可怜的她啊,是怎么熬过思念我的愁苦。

后人也评价说“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通过一个层叠一个的场面描写,最终托出“无那金闺万里愁”。明代陆时雍在《唐诗镜》里评价说:烽火城西百尺楼一绝,黄昏独上一绝,海风秋一绝,更吹羌笛关山月一绝,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绝。

《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的妙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新旧”两个字,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琵琶总是弹奏思乡之曲,赶紧换一个,可是换过新曲子之后,还是“关山月”奏响的征戍离别之情。

二是前面三句一直在说离愁之苦,最后的诗眼反而用“以景结情”的手法,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军中置酒饮乐,吃饱不想家的欢宴之后,大家离席抬头,看到的是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景象,相对无言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想这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也照在边关?想照着现在的城池现在的将士的这月亮,千年前又在照耀着谁?

《从军行七首》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用前三句的层层递进,描写了苍凉悲壮的情调,但是最后突然转向,爆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千古名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了三个冲突又和谐的颜色,像一幅水墨丹青图:青碧的青海湖水,笼罩在头顶的阴云(大战要来的预兆),皑皑的雪山,三者融合在一起,色彩也是明-暗-明,层次分明。

孤城实际上是望不到玉门关的,但是,能感受得到,在这孤城镇守,就是为了身后的玉门关不受侵袭。紧跟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把艰苦的自然环境“黄沙漫漫”,和艰辛的戎马生涯“百战”,以及产生的后果“穿金甲”,全部概括交代清楚。尤其是穿金甲,金甲能穿,可以想象,“穿”了多少将士的躯体。

大家都在等着第四句怎么“卖惨”的时候,就像压抑的弹簧,突然迸出一声呐喊: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过也有人评价说这是一句“说反话”的诗,意思是前面三句交代了状况,肯定是破不了楼兰的,能守住孤城就不错了,那“终不还”就代表着永远回不去了。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这句千古名句表达的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敌人多么强大,我们一定要扫平敌患,凯歌而还。

“破楼兰”的典故来自汉朝。汉代西域的小国楼兰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杀掉了楼兰国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将国都从楼兰城迁到泥城,向汉朝称臣,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原来,楼兰不光有美丽的楼兰姑娘,还有不识时务的楼兰国王,据此看来,楼兰古国的消失,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为了消除歧义,我建议王昌龄把“不破楼兰终不还”改成“不破楼兰誓不还”,嗯,气势也是不错的,就看哪位老兄穿越的时候,把我的建议带给他吧。

《从军行七首》之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部队急行军前去增援先头部队之时,突然传来大战告捷的喜报,行文流畅,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改边塞诗凄婉悲凉的风格,读起来酣畅淋漓,十分快意。最后一句留了喜悦的的想象空间:既然已经擒住敌军首脑,那下一步自然是乘胜追击,直捣龙庭了。

从王昌龄从军行的第六首看,他这次边塞之行,直抵李白的故乡(考证李白籍贯的主流)碎叶城。诗歌是这样写的: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怪不得李白和王昌龄关系那么好,原来是有这样一段渊源!

推荐阅读: